胡衍从明水县离开,一直赶到京城之后,才有了充足的安全感。
秦刚与赵茂还活着的事实,虽然在此之前已经被他大致猜到,但是这次在明水的彻底证实之后,却让他与昔日的大哥一经交手就败得一塌糊涂,实在是心有不甘。而他在离开之前,留下后手安排了王骞的行动,虽然对此有着一定的期盼,但实际上还是隐隐的有着不太理想的预感。
果然,京东东路那边的具体情况还未正式传回京城,日夜兼程赶回的王骞带给了他一坏一好两个消息:
坏消息是,一千官兵围攻李家庄园,结局却是死伤一半、投降一半,彻底没有了指望;好消息也有,王骞总算不辱使命,在最后的时候,把唯一知道是胡衍怂恿了这次行动的副都指挥使金文直接灭了口。
明水的事情虽然如此不好不坏的解决了,可接下来的路如何走?
胡衍只能召集自己最信任的党羽一起来密商,除了钱贵与蔡小七之外,还有宦官李彦。
李彦是杨戬的徒弟,杨戬又是童贯的徒弟。
按理说,胡衍与高俅、童贯两人结成了政治盟友,是不太可能看得上像李彦这样的小角色。但胡衍却深知,他能走到今天,无非就是自己比别人能够在不注意的时候,提前多做些准备而已。要说今天的李彦是小角色,那若干年前的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小角色呢?
李彦在那次皇宫夜变中的实际有过很大的功劳,但都被杨戬拿去了。只有直接深入此事的胡衍清楚他的重要作用。事后,他单独安慰并自掏腰包嘉奖了李彦,感动得对方无以复加。
此时,童贯正在西北揪住青唐的残余势力狂刷军功,后宫大权便基本便被杨戬大包大揽。李彦一面在杨戬面前刻意地听话伏小,一面也得到了胡衍的暗中助力。于是,就在杨戬不断高升官职的同时,他也紧随其后,连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宫中职位,眼下便就正式掌管了后苑。
后苑原本就是最容易接近皇帝的地方,更不要说尤其喜爱游园玩乐的赵佶。去年就开始扩建延福宫,李彦在这过程中尽心操持各项事务,既让主持的杨戬省心,又得到了赵佶的信任。
宦官身处宫中,必然需要在宫外有可靠的助力之人;而权臣争宠于上,也希望能在宫中有一可搭手之人。李彦与胡衍在共同合作发迹,又都知根知底,终于越走越近。
胡衍与秦刚的恩仇关系,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并不是秘密,而秦刚这次起死回生,同时也带着拥有大宋正统继位权的越王赵茂。那么,就这次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