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三年七月,青州,京东东路安抚使兼知青州黄裳宅邸。
自到任之后便一直多以仙气示人的黄帅守,这几天终于多了几分凡人的脾气,在他平时极尽整洁得几乎空无一物的桌案上,此时也是堆满了全路各州县不断发来的急报,以及这几天手下幕僚不断整理出来的文书报告。
而以往“谈笑有鸿儒”的这处厅堂,此时却是不时地进出各种“白丁”化的军卒、衙差、还有这些天一直在与他探讨军情的吏官下属。管他三教九流,但凡此时能帮他出主意缓解情况的,都会得到他的不吝请教。
过去地方遇灾,总有些吃不上饭的刁民等不及官府救济,便铤而走险当个山大王。
一般来说,完全是贫民甚至是地痞聚集的这种民变,黄裳之前的处理也没啥大问题:规模小的任其自生自灭;规模大点的,慢慢派支官兵过去,剿灭这类兵器不全、全无战术的土匪,也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但是今年京东东路的画风不对,先是民变此起彼伏,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拖延对付之策自然无效。而之后派去剿匪的官兵不仅仅屡派屡败,而且还多是“全军覆没”,搞得现在连青州的兵力都吃紧了,更没有一个武将再敢带兵出去了。
最大的挑战还不是这些,这民变之地竟然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叫做“保乡会”的组织,冠冕堂皇地宣称他们不是造反,反而是忠君爱国的好臣民,目的只是想保家护乡而已。
黄裳一下子就慌了,因为如果只是因为地方受灾,多了些民乱,大家都能理解,就算是剿匪不力,这责任还可推到出征的武将头上。但是眼下民乱变成了保乡会,越来越多的地方缙绅加入在里面,只要稍微有点政治智商的,一定会推导出这些人是被地方官府逼反的。这样的罪责便就要问到黄裳的头上了。
好在,还是有人在前些天就提醒过黄帅守:“全路各州县,唯有莱州胶水县令宗汝霖,曾亲率衙役及少量厢军,剿灭县内匪盗百人,乃是治匪罕有胜绩者,可重用此人!”
黄裳大喜,立即着人去请宗泽。
宗泽接文后便知是秦刚的布局起效,不敢耽搁,立即前往青州。
宗泽虽然只是个县令,但也是进士出身,身居高位的黄裳此时又有求于他,自然摆出了十足的诚意,亲自降阶相迎:“今京东东路各地守备糜烂、盗贼四起、百姓或流离失所、逃荒保命,或被贼人挟裹,终为乱民。汝霖你素有地方能吏之名,不知能有何良策教我?”
黄裳如此礼贤下士,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