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签下的城下之盟,回到京城后的胡衍,到底要不要遵守?是不是真心遵守?遵守后的风险如何应对?
胡衍也向三人提出了这三个问题!
“直阁须得谨慎行事!”一向内敛的蔡小七这次却率先开口,“以小人之见,秦刚对我等一定恨之入骨,不会有什么合作的好心!如今官家大位已稳,朝中众臣也都各居其位。他在这时推出元符太子、先帝嫡子,未必就会有多少人出来支持,可能更多的人会质疑这个太子是否是有人冒充?所以,表面上是看他假装不去计较往事,实际是他根本对自己就没多少信心,而是骗取直阁的合作,把您推在前面试探风声!然后他可躲在后面择机而动!这便就是用软刀子杀人!”
“那么,他要是拿出我签署的投名状该如何?”
“直阁直阁不认便罢!就说是他找人模仿笔迹陷害就行。您是当朝大员,他是谋逆余孽!一并拿在台前说事,又能有多少人会相信他呢?”
蔡小七的这番分析,虽然听起来非常合理,但是显然忽视了胡衍向来专好投机、喜欢一步登顶的行事风格。
所以在看到胡衍仍是犹豫不决的模样之后,钱贵眼珠一转,开始自己的分析:“正因为官家与朝臣不会相信:直阁会选择与那秦刚合作,属下却以为,这反倒会是个难得的联手机会。”
“本官现在甚得官家器重,眼前仕途一片坦荡,为何要冒险和他联手?”胡衍反问。
不过正因为这句反问,便让钱贵嗅到了胡衍的隐蔽想法,于是他赶紧道:“其实我的想法是,正如刚才蔡兄弟的分析那样,秦刚想做大事,必定要谋划很久,所以短时间内不会亮在明处,这才想着利用直阁的身份与力量做准备。既然如此,我们何苦现在翻脸?不如将计就计,假意合作,实际上也可判断一下他的实力?如果不行,我们完全可以再次大义灭亲,再送他几颗轰天雷;不过如果他能翻盘,我们又何苦总在蔡相后面捡残羹冷炙呢?”
钱贵此人,要说脑子智慧并无多少,但他却有一个优点,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揣摩胡衍的想法与喜好上。眼下胡衍看似春风得意,可却几乎无法与蔡京正面争锋,只能靠拉着高俅、童贯的合作,勉强对峙。而在自己的联盟中,高俅还算好,童贯却是大有要将他们甩开自己独掌大权之意。所以胡衍这两年来,基本上是利用了这几人的之间矛盾与争权,这才钻出了一点点的生存空间,而钱贵的一句“蔡相的残羹冷炙”甚是说中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