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铜铃,两边的人都听得懂”。
新明区的王守仁发来嘉奖令,还派了五十名化工、冶金专家,带来《天工开物》的新注本(增补了两洲矿产特性)。陈大人把专家安排在“两洲学堂”,教学生算“高炉产量”“航道成本”,黑板上的公式旁,总画着山河简图——“算不清山河账,炼不出好钢”。
防范未然的“纵深防线”更严实了:
- 北美铁脊山的隘口,建了“钢铁堡垒”,墙厚三尺(双层钢夹混凝土),炮位能旋转(覆盖所有方向),储备的炮弹够打三月。
- 南美亚马逊河的河口,沉了“水下铁网”(用硬橡胶包裹铁丝),平时不影响通航,遇敌船就拉网,木船闯进来准搁浅。
- 两洲的电报线连了网,“滴滴”的电流声里,既有“钢产量”“橡胶数”,也有“敌船动向”,林远在连湾港的指挥棚里,看电报就能调两洲的兵、坊、船。
这日,大化工坊的第一千桶硫酸出坊,李匠头让人装桶时,特意在桶上画了铁脊山和安第斯山,中间用钢缆连着。陈大人在桶上题字:“钢为骨,胶为筋,两洲一体,天下可通。”这话被刻在两洲学堂的门楣上,比任何盟约都管用。
林远站在兽皮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高炉、工坊、驿站、航道,像张巨大的网,把两洲的山河、人心都网在了一起。他突然明白,所谓“有序开发”,不是把土地划成块,是让钢铁顺着矿脉走,橡胶跟着航道流,人伴着技艺聚,最后连成谁也拆不散的整体。
“下个月,派少年匠师班去南美。”林远对陈大人说,“让他们看看安第斯山的银矿,摸摸亚马逊河的橡胶树,才懂这地图上的每笔,都得用脚踩实了。”
远处,大化工坊的烟囱冒着白烟,蒸汽钢舰的汽笛声从港口传来,电报线的“滴滴”声和工坊的叮当声混在一起,像首两洲合奏的曲子。林远知道,这些声音里藏着比战争更有力的东西——当钢铁洪流能跨山越海,当化工技艺能改土换地,当两洲的人都指着同一张地图说“这是咱家”,任何风雨都掀不翻这艘船了。
喜欢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