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济港的蒸汽起重机发出第一声轰鸣时,林远正在货栈里核对清单。新到的锰钢铁轨堆得像小山,旁边是王守仁从南美发来的奎宁药材,最角落的木箱里装着给玛雅部落的铁制农具——这些物资将分两批北上,一批由勘探队带着走陆路,另一批随商船沿西海岸航行,目标都是北美西北部的“雾湾”。据说那里盛产海獭皮,还有玛雅人提过的“会发光的石头”(后来才知是铜矿)。
玛雅祭司主动找上门来,带来了三个熟悉北美海岸的渔民。“他们去过雾湾,”祭司用越来越流利的汉语说,“那里的人信‘渡鸦神’,跟我们换过可可豆。”林远给渔民们看了自制的海图,上面用红笔标着推测的航线,年长的渔民指着一处海湾说:“这里有暗礁,西班牙人的船去年沉了三艘。”林远立刻让人用墨笔圈出,又问:“雾湾的人对陌生人友好吗?”渔民咧嘴笑了:“他们爱铁刀,比爱黄金还甚。”
陆路勘探队先走一步。队长是跟着林远从红河谷出来的老兵赵武,带着二十名士兵、五名工匠,还有玛雅向导灰鹰的侄子“小隼”。林远给他们的指令很简单:“不占地,不冲突,记清楚水源和部落分布,带些铁刀铁针当见面礼。”出发那天,安济港的蒸汽钟敲了五下,赵武举着勘探队的龙旗,在玛雅人的鼓声里走进了尤卡坦半岛的密林——他们要穿过地峡,沿墨西哥湾北岸往西北走,预计三个月后抵达雾湾。
水路船队则等了十日。王守仁从新明区调来的三艘“飞鱼号”蒸汽货船到了,船身比普通帆船矮,但速度快了一倍,还能逆着洋流走。林远亲自带队,船上装着铁轨零件、蒸汽工具,还有给沿途部落准备的礼物:给酋长的铜制腰牌、给巫医的草药图谱、给孩子们的小铁哨。起航前,玛雅祭司来送行,往林远手里塞了块刻着渡鸦纹的木牌:“雾湾的人见了这个,会知道你们是朋友。”
船队在海上走了十七日。蒸汽货船的烟囱没日没夜地冒黑烟,惊得海鸟一路追随。沿途遇到过几个小岛部落,林远让船员放下小艇,送去铁斧和盐,换来新鲜的渔获和航线信息。有次靠近一处西班牙人的据点,对方举着旗帜示意靠岸检查,林远让人升起“大明勘探”的旗号,加足蒸汽冲了过去——对方的帆船追了半日,最终被远远甩在后面,甲板上的火枪连影子都没打着。
雾湾比想象中热闹。海湾里停着十几艘独木舟,岸上的木屋排得整整齐齐,穿海豹皮的印第安人正往船上装海獭皮。看到“飞鱼号”的烟囱,他们先是举着长矛戒备,直到林远让人放下小艇,递过去铁刀和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