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堡的蒸汽锻压机突然停了工。负责铁矿隧道的工头张奎举着油灯钻进巷道,发现铁轨尽头的支撑木正在渗水珠——不是寻常的渗水,而是带着铁锈味的浊流,顺着岩壁的裂缝蜿蜒而下。他用铁钎敲了敲石壁,回声空闷得吓人,“不好!”他转身就往洞口跑,刚冲出去没几步,身后就传来轰隆巨响,半个隧道顶塌了下来,烟尘瞬间吞没了巷道入口。
这场坍塌不是天灾。三日前,铁山堡的哨兵就在隧道上方的山坡上,发现了几处新挖的土坑,坑里残留着硫磺的刺鼻气味——那是西班牙工兵常用的炸药配方。林远接到报告时,正在调度中心研究联军的动向,他猛地将铅笔拍在地图上:“他们不攻寨门了,改炸隧道!铁山堡是铁轨零件的源头,断了这里,整个铁路网的修复都会瘫痪。”当即下令给铁山堡增派五十名士兵,携带蒸汽钻机和加固用的钢支架,“不惜一切代价保住隧道。”
西班牙工兵的战术透着阴狠。他们没选择直接爆破隧道主体,而是在山体高处开挖导水沟,将雨水引入隧道顶部的岩层缝隙,再用炸药炸开脆弱处——这种“水蚀+爆破”的法子,比单纯用炸药省一半药量,还能掩盖爆破痕迹,让守军以为是雨季塌方。负责指挥的西班牙军官罗德里格斯站在远处的山岗上,用望远镜看着铁山堡的烟尘,嘴角勾起冷笑:“让他们去修吧,修一次,我们就再毁一次,直到他们的钢支架耗尽。”
铁山堡的抢修队面临着生死考验。张奎带着工匠们顶着余震钻进半塌的隧道,岩壁上的碎石还在往下掉,积水没过脚踝,冰冷刺骨。蒸汽钻机的轰鸣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震得人耳膜发疼,他们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打通一条临时通道,否则铁山堡的锰钢零件就无法运出,而各殖民点受损的铁轨已经快到了“无件可换”的地步。有个年轻工匠被落石砸中了腿,张奎咬着牙让人把他抬出去,自己接过钻机,“大明的铁轨不能断在咱们手里!”
林远的应对来得更快。他从新明区调来了格物司特制的“速凝水泥”——用红河谷的石膏、铁矿的矿渣混合制成,遇水后半个时辰就能凝固。工匠们将水泥浆灌进岩壁的裂缝,再用钢支架顶住松动的石块,硬生生在坍塌处架起一道“水泥墙”。同时,铁甲列车载着三十名神射手,沿着隧道外围的临时轨道巡逻,一旦发现西班牙工兵的踪迹就开枪警告,几次交火下来,对方的爆破频率明显慢了。
就在铁山堡激战之时,铜溪屯传来警讯。被西班牙人胁迫的印第安部落,在首领“红羽”的带领下,包围了铜矿的转运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