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晋阳秋》说:孙盛在永和初年跟随安西将军平定蜀地,见到各位老人,以及姜维投降后秘密给刘禅的奏疏,说想假装侍奉钟会,趁机杀了他来恢复蜀地,钟会的事情没有成功,最终导致灭亡,蜀地的人至今还为此悲伤。孙盛认为古人说,不是自己该受困却受困的人名声必然受辱,不是自己该占据却占据的人身子必然危险,既受辱又危险,死亡就将要到来,说的就是姜维吧!邓艾进入江由,士兵很少,姜维进军不能在绵竹奋勇坚守,撤退不能统领五位将领,护卫蜀主,思考以后的计策,却在顺逆之间反复无常,希望在难以实现的机会中违背情理行事,以衰弱的国家,却多次在三秦地区用兵,已经灭亡的国家,希望在常理之外有奇特的举动,不也太糊涂了吗!臣松之认为孙盛讥讽姜维,又不恰当。当时钟会的大军已经到达剑阁,姜维和将领们列营坚守险要之地,钟会不能前进,已经商议撤军的计划,保全蜀国的功劳,几乎就要建立了。但邓艾从隐秘的道路从旁边进入,出现在姜维后方,诸葛瞻战败后,成都自行崩溃。姜维如果回军救援内部,钟会就会趁机从背后进攻。当时的形势,怎么能两全其美呢?却责怪姜维不能在绵竹奋勇坚守,护卫蜀主,是不合情理的。钟会想把魏国将领全部活埋来发动大事,授予姜维重兵,让他做先锋。如果魏国将领都死了,兵权掌握在姜维手中,杀死钟会恢复蜀国,不是难事。功劳在常理之外成就,然后才是奇特的,不能因为事情有差错,就否定它。假设田单的计策,偶然没有成功,又能说他糊涂吗!)钟会想授予姜维五万人马,让他做先锋。魏国将士愤怒,杀死了钟会和姜维,姜维的妻子儿女都被处死。(《世语》说:姜维死的时候被解剖,胆有斗那么大。)
郤正曾写文章评论姜维说:“姜伯约身居上将之位,位列群臣之上,住的房舍简陋,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侧室里没有侍妾亲昵,后庭中没有歌舞娱乐,衣服仅够穿用,车马仅够代步,饮食有所节制,既不奢侈也不过于俭省,官府供给的费用,随手就花光了。观察他这样做的原因,并非是为了激励贪婪者、劝诫污浊者,也不是抑制情感、自我克制,只是认为这样就足够了,不需要过多追求。人们谈论起来,常常是称赞成功者、诋毁失败者,抬高地位高的人、贬低地位低的人,都因为姜维最终无处安身,身死族灭,就对他加以贬斥,不再去仔细考察,这和《春秋》褒贬的义理是不同的。像姜维这样热爱学习、不知疲倦,清廉朴素、生活节俭,也算是一时的表率了。”
(孙盛说:郤正的评论真是奇怪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