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大汉王朝,顺应天命、契合民心,政治清明兴盛时,像春天的阳光般明亮温暖。上遵循大地的法则,下效法上天的文理,将皇恩广布世间,让醇厚的教化传播开来。君臣都遵守法度,各自坚守本分;在上的君主有广泛咨询纳谏的胸襟,在下的臣子有匡正补救的责任。士人不会得到虚有其表的恩宠,百姓都有符合道义的行为,一切都美好有序,大家都崇尚这种忠诚有益的风气。
可世道总有盛衰,事物总有兴废,就像有声音就有寂静,有光明就有遮蔽。夏天的炎热会被秋天的凉爽取代,冬天的寒冷会被春天的温暖压制;太阳落山后月亮就会升起,星辰隐去后阳光就会出现。汉冲帝、汉质帝在位时间不长,汉桓帝、汉灵帝时朝政衰败,从此天下英雄豪杰纷纷涌现,人人都有不同的主张和打算,所以那些纵横家突然敞开胸怀发表见解,狡诈之徒也暂时开口献计。
如今国家的纲纪已经重新整顿,西边的蜀地树立起德政,继承发扬先祖的宏大规划,给士人授予优厚的爵位,兴办五教来教化民俗,培养九德来救助百姓,庄重地举行祭祀活动,努力推行王道来辅助正道。虽然天下还未统一,真伪还未分辨,但圣人早已留下训诫,大致是让人不要贪婪。所以君臣在朝廷上同心协力,百姓在民间衷心拥戴,行动起来如同圆规般协调,静止时如同方矩般整齐。众多优秀的人才,就像古代的八元八凯一样贤能;有了过错必定知晓,具备颜子般的仁德;从容处理各种政务,有冉有、季路般的治理才能;像雄鹰飞扬、猛禽腾跃般施展才能,担当起伊尹、吕尚那样的大业。总括各位贤才的高明谋略,蕴含薛公的三计,施展张良、陈平的秘密计策,所以全力征战来为世间操劳,忙于选拔贤才都来不及,哪有空闲去修剪荒芜中的枯树枝呢!
不过我没什么才能,在朝廷任职多年,依托君主,心中有所依靠。我欣赏大海的广阔深邃,赞叹嵩山的高耸屹立,听闻孔子赞赏子产,感慨乡校对治理国家有益,就像晏婴调和羹汤那样,也能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所以我冒着被视为愚妄的风险发表见解,时常献上一些建议,就像宣令官在街市上采集民谣,孩童在田埂上吟唱诗歌一样,希望能增加福祥,尽力规劝。
要是我的建议符合时宜,那就是以我的愚钝配合朝廷的明智,顺应了祥瑞的征兆;要是不符合,那也是我本分如此,退回去坚守自己的愚拙。进退都听凭命运安排,不矫情不欺瞒,顺应本性、乐守天道,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这就是我入朝后就不轻易退出,有职位却像没有一样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