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不屑像屈原那样总是保持清醒,也不愿像渔父那样一定要喝醉;不愿像柳下惠那样忍受卑辱,也不似伯夷、叔齐那样高傲怨恨。意见相合时不因此得意,意见不合时也不因此失落;得意时不会屈服,失落时也不惶恐不安。不因为贪恋眼前的荣华而看重高官厚禄,不因为顾虑日后的困顿而计较地位高低;不靠炫耀名声来求得恩泽,不因为害怕贬官而回避过错。有什么责任需要推卸?有什么衣食需要担忧?排斥什么方法?采纳什么道理?多次考核都没有变动职位,这原本就是我坚守的原则。
如今朝廷里人才济济,优秀的人成群结队,就像鱼和龟藏在大海里,鸟兽聚集在邓林之中,飞鸟离去不会显得稀少,游鱼游来也不会显得繁多。而且太阳的精灵在唐尧时代隐没,月亮的精华在商朝时期显现,大禹在阳盱河边祈祷,洪水就退去了;商汤在桑林祭祀,甘霖就降下了。(《淮南子》说:大禹为了治水,亲自到阳盱河边祈祷,商汤为了旱灾,亲自到桑林祭祀,圣人担忧百姓,到了如此明显的地步。《吕氏春秋》说:从前商汤打败夏桀后,天下大旱,三年没有收成,商汤于是亲自到桑林祈祷说:“我一个人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人,天下人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愚钝,让上帝伤害百姓的性命。” 商汤于是剪掉头发,割掉指甲,把自己当作祭品,向上帝祈求福佑。百姓于是非常高兴,大雨于是下了起来。)行动和静止都有规律,开启和闭塞都有定时。我们的先师留下训诫,不抱怨不责怪,听从命运,恭谨自守,我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无话可说,路也走到了尽头,将要回到最初的本分,总括典籍中的美好思想,探寻孔子留下的学说,连缀精妙的言辞来保存道义,遵循前人的准则来确立规范,赞同叔肸的悠闲自在,赞美疏广、疏受的退隐,收敛行止说要回归,像洁白的云一样自在遨游,欣喜在简陋的屋舍中恬淡自娱,在这个世上免除灾祸和悔恨,只是想到心中还没安定,害怕晚年陷入困顿停滞,于是想激励自己却更增愤懑,尽抒心中所想作为誓言。
从前九方堙能从最贵重的事物中考察精髓,秦牙能对不同的形态深入思考;(《淮南子》说: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中有可以让他去寻找千里马的吗?” 伯乐回答说:“好马,可以通过外形、筋骨来辨认。识别天下最好的马,它的神态若隐若现,像要消失又像存在,九方堙相马就是这样,他所看重的是马的内在素质,而不是外表。我的子孙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如何识别好马,却不能告诉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