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时,李青已经踏上了田埂。六月的晨风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在朝阳下泛起金色的波浪。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捻开一粒麦子,饱满的麦仁在掌心滚动,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是从南半球带回来的麦种在故乡土地上的第一次丰收。
合作社的广播突然响起,菌生清亮的声音传遍田野:"各位乡亲,收割机组装完毕,请各片区负责人就位。"
李青直起身,看见远处麦田边上停着几台崭新的联合收割机。这些智能农机是合作社最新引进的,配备了谷物水分实时监测系统和自动导航功能。
几个年轻的技术员正围着机器做最后调试,阳光在金属外壳上跳跃,晃得人睁不开眼。
"李社长!"小林技术员小跑过来,草帽下的脸庞晒得黝黑,"气象站发来预警,三天后可能有强降雨,咱们得抓紧收割。"
李青点点头,目光扫过无边的麦浪。这片试验田承载了太多希望——不仅是新品种的试种成功,更是王轱辘这半年来心血的结晶。
自从从新西兰疗养回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麦田里,连医生嘱咐的复健训练都顾不上做。
麦田另一头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国际学校的师生们早早来到田间,金发男孩马克带着同学们在田垄间穿梭,记录着最后的生长数据。
王轱辘的电动轮椅停在老槐树下,正给孩子们讲解收割要点。晨光透过树叶间隙洒在他身上,斑驳的光影掩盖不住他眼中的神采。
"王爷爷,收割机真的不会伤到麦根吗?"马克蹲在轮椅旁,蓝眼睛里满是好奇。
王轱辘笑着拍拍孩子的肩膀:"新型收割机有智能识别系统,比人手还温柔。"他转动轮椅,指向远处正在调试的机器,"待会儿让你们第一个上去体验。"
李青走过来时,王轱辘正在给孩子们展示如何判断麦粒成熟度。粗糙的手指捏开一粒麦子,乳白色的浆液缓缓渗出。"看,这个状态最适合收割,再晚一天浆液就变稠了。"
合作社的钟声敲响八下,收割仪式正式开始。菌生穿着崭新的工作服站在最前面,身后是合作社全体员工和来自周边村子的观摩代表。
李青简短致辞后,王轱辘被孩子们推着轮椅来到田头,亲手按下第一台收割机的启动键。
机械的轰鸣惊飞了田间的麻雀。银色的收割机像一艘巨轮驶入金色海洋,麦浪在锋利的割刀前纷纷倒伏,转眼间就被脱粒、清选,金黄的麦粒如瀑布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