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里:"......魏王领冀州七郡,吴王管会稽三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更南边的长江上,一艘快船正破浪而行,船首站着个戴斗笠的人,他掀开斗笠,露出孙权的脸。
船尾的文书捧着诏书,墨迹未干的"吴王"二字,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许都丞相府的议事厅里,炭盆突然爆了个火星,溅在程昱的靴底。
他弯腰捡起半片碎玉,那是曹操刚才砸的玉珏,断口处还留着血丝。
"主公。"他对着门外的风雪轻声道,"这盘棋,才刚开始呢。"
许都丞相府的积雪已没至马镫,曹操的玄铁铠甲上还沾着碎雪,他踢开议事厅的门时,带起一阵冷风将烛火扑灭了两盏。
程昱正弯腰拾捡地上的玉珏碎片,抬头见主公脸色比雪还白,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话——他知道曹操此刻需要的不是劝慰,是把胸中那团火先烧个痛快。
"第二封急报。"荀彧的声音从阴影里传来。
这位留着长须的老臣捧着半卷染了雪水的黄绢,袖口还沾着未干的墨渍,显然是刚从文书房抄录完诏书赶来,"洛阳太学博士已在十五州张榜,连交州士燮的使者都派人来问......"他顿了顿,将诏书递到曹操面前,"陛下说这是'汉家正朔',要天下人都知道,魏王的冠冕是天子亲赐。"
曹操的手指擦过绢帛上"魏王"二字,突然嗤笑一声:"好个正朔!
当年董仲颖挟天子时,也说过'汉家法统'。"他猛地将诏书拍在案上,震得茶盏跳起来又重重落下,"文若你是汉臣,该劝我清君侧;仲德(程昱字)你是我腹心,该劝我起兵。
怎么今日倒都成了刘备的说客?"
程昱将玉珏碎片收进锦盒,指节叩了叩案几:"清君侧需要大义,起兵需要人心。"他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是刚整理的各州奏报,"冀州袁尚联合高干,已在常山郡竖起'讨逆'大旗;幽州乌桓王蹋顿派了使者,说'汉家王爵'比金帛实在——主公若抗诏,这些人只会更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荀彧上前一步,袍角扫过炭盆火星:"当年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因为陛下在洛阳;如今陛下在洛阳,主公若动兵......"他喉头哽住,终究没说出"乱臣贼子"四个字,"且看这七郡赋税——"他展开诏书副本,指尖点在"解往洛阳"四字上,"刘备要的是名,主公要的是实。
等咱们占了冀州七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