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断深入,林羽有了惊人的发现:当声波经文产生时,周围的空间竟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能量场!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林羽使用了磁力计对其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惊讶,磁场强度在特定频段会产生异常的波动。这意味着,声波经文的产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声音现象,还与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林羽还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声波经文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梵文显现区域的空气温度比周围高出了 0.3 - 0.5℃,并且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热对流涡旋。这个涡旋就像是一个能量的漩涡,将周围的能量聚集在一起。
这些检测结果让林羽意识到,声波经文的产生远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声音和视觉的现象,更是伴随着能量场的变化。
“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声学现象。”林羽在实验室里兴奋地对老周说道,并展示了他制作的 3D 建模图。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两种特定频率的声波相遇时,会产生驻波效应。然而,他们所观测到的梵文,却更像是能量在量子层面的凝聚现象。
这一发现让林羽和老周都深感震撼,他们意识到,声波经文背后隐藏着一个未知的能量世界,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揭开其中的奥秘。他调出电子显微镜下的空气样本,惊异地发现其中漂浮着纳米级的发光粒子,形状竟与梵文字符相似。这些发光粒子仿佛是梵文字符的微观形态,揭示了声波经文背后更深层次的奥秘。
为验证猜想,林羽设计了对照实验。当他用合成器模拟吉他与钟声频率,虽然能产生共振,但无法形成梵文。只有老周亲自演奏,同时配合栖云寺古钟,奇迹才会重现——这暗示着演奏者的精神状态、乐器的历史积淀,甚至环境的磁场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一发现让林羽明白,声波经文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第八节 量子纠缠假说
在理论物理学家的协助下,林羽提出了大胆的量子纠缠假说:"声舍利"作为高僧的精神能量结晶,本质上是携带特殊信息的量子态物质。当特定频率的声波作为"激发条件",这些量子态信息会与空间中的量子发生纠缠,从而在宏观层面显化出梵文。这一假说为声波经文的神秘现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科学解释,虽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却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为了验证这个假说,他们来到了量子实验室,这里是一个充满高科技设备和精密仪器的地方。在这个实验室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