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在这座沦陷的城市里,他住在法租界的一栋小楼里,白天与各界人士周旋,晚上秘密召开会议,把工人、学生、爱国人士组织起来,建立抗日游击队。
有天晚上,他在静安寺附近的咖啡馆接头,突然遇到日本宪兵检查。他镇定地掏出一张商人的名片,用流利的日语和宪兵周旋,临走时还"不小心"把一张写有假情报的纸条掉在地上。看着宪兵们拿着纸条匆匆离去,他端起咖啡杯,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1938年春,他调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在武汉办事处做统战工作。他经常穿着西装,出入于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府邸,用真诚和智慧打动了不少爱国将领。有次在宴会上,一个国民党军官嘲讽八路军"游而不击",张爱萍当即站起来,列举了八路军在平型关、雁门关的战绩,说得对方哑口无言,最后不得不端起酒杯道歉。
同年8月,他奉命赴河南确山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在竹沟镇,他把当地的农民自卫队、抗日志士召集起来,用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武器武装他们。没有营房,就住在老乡的牛棚里;没有粮食,就和战士们一起挖野菜。有个老乡见他们吃得太差,杀了家里的老母鸡送来,张爱萍坚持按市价付钱,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1939年1月,张爱萍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他骑着一匹枣红马,走遍了豫皖苏的村村寨寨,发动群众抗日。在涡阳县,他召开群众大会,站在台子上演讲:"日本鬼子就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把他们赶出中国去!"台下的群众热血沸腾,纷纷报名参加抗日队伍。
同年6月,他赴津浦路东开辟敌后根据地,任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处长。刚到皖东北时,这里的土匪、地主武装横行,他采取"剿匪、联友、抗日"的策略,先消灭了作恶多端的土匪头子,再联合爱国的地主武装,很快打开了局面。三个月后,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下辖5县16区,群众都说:"张处长来了,我们有盼头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张爱萍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在淮北地区,他指挥部队开展游击战,时而袭击敌人的据点,时而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让日伪军疲于奔命。有次他带领部队在洪泽湖一带伏击敌人的运输队,缴获了大批粮食和弹药,他把大部分物资分给了当地群众,说:"军民鱼水情,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1942年12月,他任第3师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