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改良种植技术,解决病虫害难题,让潼南蔬菜的产量提升了20%,品质也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畅销全国。在工业领域,重庆市的汽车制造企业通过专家团的牵线,与成都的高校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攻关,成功将电池续航里程提升了100公里,成本降低了15%。
在区域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遂宁市实施“高校·企业创新人才团队支持计划”,深化市校合作“揭榜挂帅”机制,通过“院士专家遂宁行”等活动,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等71名院士专家,促成30余所高校、229个创新人才团队与6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新增产值60余亿元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签署医疗战略合作协议,璧山医院选派5名高层次人才担任区人民医院学科主任,涵盖医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实现区人民医院柔性引进博士零的突破。通过聘任学科主任、实施联合科研攻关等举措,协助区人民医院申报雅安市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室,开展研究生定制培养 。
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川渝柔性引才成果斐然。金凤实验室里,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新能源科研团队,通过柔性引才汇聚各方智慧,将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周期缩短30%,为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腾飞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柔性引才政策已聚合199名院士级专家资源,“两高”人才总量突破1600万,形成对装备制造、数字产业等六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精准支撑 。在战略科学家引进布局上,川渝共同绘制全球人才地图,同步扩充“天府学者”“重庆英才”特需岗位,将柔性引才资助规模提级200%,构建起从顶尖实验室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六级人才培育网,为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产业构建强劲创新生态 。
随着柔性引才的深入推进,川渝地区的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以灵活的方式参与到川渝的建设中来,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机遇。在未来,柔性引才将继续成为川渝地区吸引人才、激发创新的关键密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着中国经济“第四极”加速迈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生态共保: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舞
清晨的重庆广阳岛,江风拂过芦苇荡,惊醒了一群白鹭。岛上的监测员老陈举着望远镜,数着越冬候鸟的数量:“今年来了203种,比五年前多了5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