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顶部——县公安局的钟楼卡在两块巨石之间,指针永远停在14时28分;街道变成了乱石堆,扭曲的汽车底盘从石缝中露出;未被掩埋的房屋东倒西歪,墙上的结婚照还挂在倾斜的墙壁上,照片里的新人笑容灿烂。最终统计显示,北川老县城遇难人数超过1.5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滑坡体覆盖,这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几乎被从地图上抹去。
如今的老县城遗址上,那道贯穿全城的断裂带裂缝已被保护性回填,但地面上镶嵌的铜条仍清晰地标出它的走向。裂缝旁的纪念墙上,刻着所有遇难者的名字,阳光穿过名字间的空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逝者凝视人间的眼睛。每年5月12日,都会有人来这里摆放白色的菊花,花瓣顺着裂缝的走向飘落,仿佛在追寻那些永远留在2008年的生命。
五、青川:能量漩涡里的山村劫
青川红光乡东河口村的山梁上,立着块特殊的纪念碑——用滑坡体中的巨石雕刻而成,正面刻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背面刻着184名遇难者的名字。这块石头所在的位置,原本是村庄的中心,如今却成了海拔高出原址100米的山坡。这个距离映秀300多公里的村庄,为何会遭遇如此惨烈的灾难?答案藏在断裂带的"拐角效应"里。
1. 被放大的震动
东河口村的幸存者何翠莲记得,地震那天她正在地里摘花椒。先是脚下的土地像筛子一样上下跳动,她以为是自己头晕,扶住身旁的花椒树才站稳。接着,地下传来闷雷般的轰鸣,不是从一个方向来,而是像有无数台拖拉机在四面八方同时发动。抬头望去,村后的杨家山在"冒烟",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山体在整体移动,速度越来越快,带着树木和房屋向村庄扑来。
她拼命向村外的河滩跑,背后的呼喊声、房屋倒塌声、石头撞击声混在一起。跑到河滩时回头一看,整个村庄已经消失在灰褐色的烟尘里,原本的河谷被填平,杨家山"走"到了河对岸,与对面的山连在了一起。她的丈夫、儿子和儿媳都没跑出来,家里的三间瓦房、两头猪、十二亩花椒地,瞬间变成了压在她身上的土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地质学家发现,青川的灾难源于"能量叠加"。映秀-北川断裂带在平武至青川段突然由东北向转为北东东向,形成一个15度的"肘状拐弯"。就像河流转弯时会形成漩涡,地震波在这里也发生了反射和叠加——原本沿直线传播的震动波,在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