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可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阆中学子。放榜时,人们挤在榜单前,寻找着自己或亲人的名字,有的欢呼雀跃,有的黯然神伤。文庙内,石碑林立,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
如今的贡院,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格局。至公堂内,高悬的“至公”匾额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明远楼是当年监临、监试、巡察等官员登临之处,站在楼上,整个贡院尽收眼底。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穿上古代的考生服装,坐在号舍里,体验当年学子们考试的艰辛;也可以观看“秀才赶考”“考官阅卷”等实景演出,感受科举文化的独特魅力。贡院旁的街巷里,张飞庙的存在更为这片文化之地添了几分厚重,人们在感受科举文化后,常去张飞庙缅怀这位名将,汲取忠义与勇敢的精神力量。至公堂内,庄严肃穆,匾额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明远楼上,游客们凭栏远眺,想象着当年考试的场景。实景演出中,演员们生动地再现了科举考试的全过程,让游客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每逢春节,阆中的民俗活动便将历史与现实交织。“春节老人”落下闳身着红袍,头戴红帽,手持写有祝福话语的卷轴,在古城街巷中缓缓前行。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孩子们欢呼着讨要糖果,老人们笑着作揖祈福,这一传承千年的习俗,让阆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春节文化之乡”。而“张飞巡城”的表演更是震撼,扮演者身披铠甲,骑乌骓马,手握丈八蛇矛,威风凛凛地穿过古街。当他大喝一声“呔!”,声音如洪钟般响亮,仿佛瞬间将人们带回三国时代,让人感受到张飞的勇猛与霸气,也让春节的氛围更加热烈。“春节老人”笑容满面,向人们传递着祝福和欢乐。“张飞巡城”队伍所到之处,人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整个古城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
在阆中古城的西街北侧,庄严肃穆的张飞庙静静矗立,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故事。张飞庙又称汉桓侯祠,始建于三国时期,是为纪念蜀汉名将张飞而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张飞曾在阆中镇守7年,保境安民,发展农桑,深受百姓爱戴。他遇害后,人们为其筑冢建祠,以示纪念。历经明、清时期的多次修葺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由明、清建筑和张飞墓组成的古建筑群。张飞庙的大门紧闭,仿佛在守护着一段尘封的历史。庙前的石阶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迈进张飞庙,“汉桓侯祠”匾额庄重醒目,门前石狮威严,守护着这座千年祠庙。穿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