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的眼珠子亮得像两盏小灯,几乎要贴到自行车上。他伸手摸了摸车架,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让他忍不住咂舌:“永久牌!军工厂接手后出的第一批,车架用的是坦克钢材,扛造!一百六十八万啊,柱子,你这可是把全院的风头都抢了!”
他对这自行车的来历门儿清——去年上沪永久厂被军管后,专门请了苏联专家改的设计,商标上那只站在地球仪上的北极熊,就是新标的,全京都都没到货多少,能买到手的,要么是有关系,要么是真有钱。
何雨柱笑了笑:“三大爷,您比我还懂行。就是发了工资,想着上班方便,才买的。”
阎埠贵直起身,上下打量他,眼神里带着点感慨:“你小子是真出息了。想当初何大清走的时候,院里谁不替你捏把汗?现在倒好,高级厨师当上了,自行车骑上了,比院里谁都强。”他顿了顿,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这玩意儿金贵,可得看紧了。院里有些人,眼睛尖着呢。”
何雨柱点点头——他知道三大爷说的是谁。贾家那母子,还有许大茂,没一个省油的灯。
“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阎埠贵这才恋恋不舍地移开目光,看着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往里走,嘴里还在念叨:“啧啧,这轴承,这链条,看着就顺滑……”要不是顾及着老师的体面,他真想跟上去再摸两把。
刚进中院,原本闲聊的街坊们“唰”地一下都看了过来,下一秒,惊呼声就炸了锅。
“那是……自行车?”
“永久牌的!我前儿在供销社见过,说是要凭票才能订!”
“柱子这是发大财了吧?一百多万的东西说买就买!”
几个大妈围着自行车转,眼睛里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这年头,自行车可是稀罕物,比后世的小轿车还金贵,谁家要是有辆自行车,那是能在胡同里炫耀半年的事儿。
易中海正和贾东旭坐在石凳上说话。贾东旭腿还没好利索,靠着墙根坐着,手里拿着本《钳工入门》,听师傅讲厂里的技术活。听见动静,两人都抬了头。
“师傅,那是……自行车?”贾东旭瞪大了眼,手里的书“啪嗒”掉在地上都没察觉。他在钢铁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多万,想买辆自行车,不吃不喝也得攒四年,柱子居然买上了?
易中海也愣住了,眉头微微蹙起。他知道柱子在鸿宾楼挣得多,可没想到多到能买自行车的地步。这小子,才十五岁啊……
“柱子,回来啦。”易中海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