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脸上挤出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自行车上打转。车架锃亮,轮胎饱满,车把上还系着红绸子,看着就精神。
“一大爷。”何雨柱停下脚步,笑着点头,“今儿发了工资,寻思着买辆自行车,以后上班方便。”
这话是说给易中海听的,也是说给周围街坊听的。他知道,这时候露富容易招人眼,必须把“来路”说清楚——凭本事挣的,光明正大。
周围的人听了,议论声更响了。
“还是当厨子好啊,鸿宾楼的大厨,就是不一样。”
“可不是嘛,柱子这手艺,以后挣得更多,说不定还能买手表呢。”
“我家那小子要是有柱子一半出息,我做梦都能笑醒。”
秦淮茹和贾张氏也从屋里出来了。秦淮茹刚洗完衣服,手上还带着水,瞧见自行车,眼睛亮了亮,小声道:“柱子真能干。”贾张氏则撇着嘴,眼神里酸溜溜的,嘴里嘟囔着:“有俩臭钱就烧得慌,买这么贵的玩意儿,不知道接济接济街坊……”
这话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周围的人听见。易中海皱了皱眉,刚想开口,贾张氏又冲他嚷嚷起来:“东旭他师傅,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我家东旭结婚,他就随了几百块的礼,转头就买辆一百多万的自行车,这不是打我们家脸吗?”
易中海被她吵得头疼,耐着性子道:“张氏,话不能这么说。柱子随礼是心意,买自行车是他自己的钱,两码事。”
“怎么是两码事?”贾张氏梗着脖子,“都是一个院的,他日子过好了,就该帮衬帮衬我们这些困难户!东旭还病着,正需要钱买药呢……”
她这话越说越离谱,周围的街坊都听不下去了,有人忍不住道:“贾大妈,哪有这样的道理?人家的钱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贾张氏被噎了一下,狠狠瞪了那人一眼,却没再敢吭声——她也知道自己理亏,就是看着柱子买自行车眼红,想撒撒气。
何雨柱没理会贾张氏的胡搅蛮缠,推着自行车到自家门口,拿出锁“咔哒”锁上,靠在屋檐下。这年代偷自行车是重罪,抓到了能判好几年,他倒不担心丢,就是怕被人随便碰坏了。
刚锁好车,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还有邮递员的吆喝:“南锣巷90号,来信咯!”
大伙都朝着院门口走去——这年头通讯不发达,一封信可能带着家里的消息,或是单位的通知,谁都不敢怠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