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伊莎贝拉突然开口,她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组对比数据:某疟疾疫苗使用了来自马达加斯加海藻的基因片段,疫苗在发达国家的售价是每剂80美元,而马达加斯加的疟疾感染率仍高达32%。"技术成果的共享不应只体现在收益上,更要体现在实际应用中。"
这个提议让会场安静下来。塞米纳趁机展示了斐济传统医学的记载:当地 healers(治疗师)使用特定珊瑚的提取物缓解关节炎症状已有数百年,而某瑞士药企基于相同成分研发的药物,在斐济的售价相当于普通家庭三个月的收入。"当你们申请专利时,引用了我们的传统知识,却没有任何人来征求过意见。"他的声音带着岛民特有的平缓语调,却让在场的许多人低下了头。
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周深收到了来自深海探测站的紧急数据。三个月前在南太平洋发现的新型甲烷氧化菌,其基因序列已被三家公司申请专利,而这种细菌正是调节海洋碳循环的关键物种。更令人担忧的是,初步实验显示该基因若被改造后意外泄露,可能导致局部海域的氧气含量骤降。
"这就是我们必须达成协议的原因,"周深将数据投影在大屏幕上,"海洋基因不是可以随意开采的矿产,它们是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环节。"
三、公约的诞生
暴雨袭击日内瓦的那个夜晚,谈判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巴西代表团提出的"分级回馈机制"被各方接受:基础研究阶段的基因资源使用需支付15-20%的收益分成;形成商业产品后,除了30%的收益回馈,还需将不低于5%的产能用于资源所属国的公共卫生项目。
"技术转让条款必须明确,"尼日利亚代表坚持道,她指着文件中的某段文字,"不能只是提供设备,还要包括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支持。"最终各方同意,使用发展中国家基因资源取得的技术成果,在专利申请后的五年内,需向资源所属国的科研机构提供非商业化的技术共享。
当周深敲下最终版公约的保存键时,窗外的雨刚好停了。晨光透过云层照在湖面,形成一道横跨天际的彩虹。这份被命名为《海洋基因资源伦理共享公约》的文件,共有七章四十五条,从资源采集的知情同意程序,到收益分配的具体比例,再到技术成果的共享机制,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最具创新性的是"传统知识数据库"条款:要求所有基于传统医学知识的基因研究,必须在专门数据库中登记来源,并向相关社区支付额外的知识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