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自己的眼神里,真的开始有了仇恨的影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会议室里的交锋
张教授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每一次触碰都像在撕扯什么。屏幕上是先知系统最新的疾病预测模型,红色的高危区域像蔓延的病毒,覆盖了整个城西老区。
“肺癌风险预测准确率92.3%,乳腺癌88.7%,糖尿病91.5%。”他把平板推到会议桌中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提前五年干预,挽救至少三万人的生命。”
林墨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小字上:数据来源包括居民用电模式、垃圾成分分析、社交网络语言特征。她想起上周收到的投诉,有老人发现自家的智能电表每十五分钟就会上传一次数据,而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数据采集有没有经过居民同意?”她的笔尖在笔记本上悬停。
张教授嗤笑一声:“林主任,防疫需要全民配合,公共卫生项目没必要事事征求同意。就像你不会问流感病毒愿不愿意被隔离。”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笑声。林墨看着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专家,突然觉得他们的眼睛里少了点什么。她翻开文件夹,抽出那份《预测伦理三原则》的正式版,推到桌子对面。
“第二条:预测数据必须匿名化。”她指着加粗的字体,“现在系统能通过垃圾成分反推具体住户的饮食习惯,这已经超出了匿名化的范畴。”
“技术细节而已。”张教授挥手打断她,“我们需要的是结果,是拯救生命的效率。你知道等待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会耽误多少时间吗?”
争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院长敲了敲桌子:“折中方案。先对高危人群进行匿名提示,比如在社区公告栏发布健康预警,不点名具体个人。同时加快居民授权的签署工作。”
林墨走出会议室时,夕阳正把走廊染成橘红色。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默的投诉邮件。附件里是一段录音,社区网格员在劝说居民签署数据授权书时说:“签了对你好,不签的话,以后医院可能不接收你。”
她把录音转发给法务部,得到的回复是“话术略有不妥,但不涉及违法”。第二天上班,她在电梯里遇到张教授,对方手里拿着一份新的合作协议。
“和保险公司达成了合作。”张教授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他们愿意为高危人群提供定向保险,当然,保费会根据风险等级浮动。”
林墨的胃突然一阵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