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甸的。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西戎,跟着牧民学习套马,那时手里的缰绳也是这样沉甸甸的,却拴不住奔腾的骏马。如今这犁头,却能拴住土地,拴住百姓的心。
“赏!”穆公高声道,“赏赵良良田百亩,黄金百镒!”他转向百里奚,“让少府将此犁图样发往各地,凡能改良农具者,皆依此例奖赏。”
当晚,咸阳宫举行庆功宴。乐师奏起秦晋合璧的乐曲,一半是秦地的雄浑鼓点,一半是晋地的婉转笛音。穆公饮到酣处,忽然命人取来地图,指着中原的方向:“重耳若能稳住晋国,明年便可会盟诸侯。寡人要让大秦的丝绸,从咸阳铺到临淄!”
蹇叔却泼了冷水:“君上,晋襄公虽幼,却有狐射姑等老臣辅佐,未必甘心受制于秦。文嬴公主在晋,怕是不易。”
“老大夫多虑了,”穆公举起酒爵,“文嬴随寡人射过狼,猎过熊,比男子还有决断。何况重耳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他欠寡人的,这辈子都还不清。”
宴罢,穆公独自登上城楼。夜风吹动他的衣袍,远处的军营传来刁斗声,与绛城方向隐约传来的钟声交织在一起。他想起二十年前,父亲秦德公占卜说“秦当兴于西戎”,那时谁也想不到,秦国能在东方与晋国平起平坐。
城楼下,巡夜的秦兵举着火把走过,甲叶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穆公忽然对着东方低语:“重耳啊重耳,你我都老了,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他仿佛看到孟明视在河西筑城,看到文嬴在晋宫批阅竹简,看到那些撒在黄河滩上的种子,正借着西风,悄悄生根发芽。
天边的雁阵排着“人”字飞过,叫声在夜空中回荡。它们从北而来,要往南飞,却不知明年春天,是否还会沿着同样的路线归来。就像这“秦晋之好”,此刻如雁阵般整齐,却终究挡不住季节的变迁。但至少今夜,西风吹过咸阳,也吹过绛城,带着同样的寒意,也带着同样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历代风云五千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