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廷这边,秦始皇也听闻了各地的种种声音,他丝毫没有动摇,反而下旨严查那些暗中串联反对的势力,对于那些被任命却妄图推脱的官员,也予以严厉斥责,以强硬的手段保证郡县制的推行和官员的顺利赴任。
第四章:赴任之路
一辆辆马车,载着新任的郡县官员们,从咸阳城出发,驶向大秦的各个角落。
前往南海郡的赵佗,望着渐行渐远的咸阳城,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此去南海,路途遥远,要跨越千山万水,而且那片土地还未完全开化,百越之民的习性与中原大不相同,治理起来必定困难重重。可他怀揣着秦始皇的诏令,想着自己肩负的使命,便充满了斗志。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遇到了不少险阻。有时要翻山越岭,马车过不去,只能徒步前行;有时又遭遇暴雨,道路泥泞不堪,众人只能在荒野中暂避。
而另一边,前往陇西郡的官员队伍也不轻松。陇西临近西戎,时常有小股的外族骑兵袭扰。他们不得不时刻警惕,还得和当地的驻军配合,确保自身安全。
在赴任的过程中,这些官员们也开始相互交流,分享着自己对于郡县治理的想法。有的说要先了解当地的民情风俗,有的计划到任后先修缮城池,加强防御,还有的想着要尽快开办学堂,教化百姓。
经过数月的跋涉,官员们陆续抵达了各自的郡县。当地的百姓们好奇地看着这些从咸阳来的官员,心中既有期待,也有疑虑,不知道这郡县制到底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第五章:治理之始
赵佗到了南海郡后,先是召集了当地原有的一些基层小吏和有威望的长者,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和朝廷推行郡县制的决心。
他亲自走访各个村落,看到当地百姓大多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以渔猎农耕为生,可生产方式却极为落后。于是,赵佗便从内地招募了一些有经验的农夫,教百姓们更为先进的耕种之法,又组织工匠,帮助百姓修缮房屋,改善居住条件。
在北方的上郡,李由则把重心放在了加强边防上。他和当地的驻军将领一起,巡视长城防线,组织百姓加固城墙,还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以保障边境的物资供应。同时,他制定了严格的律法,对那些作奸犯科之人严惩不贷,让上郡的治安渐渐好转。
而在内史郡周边的一些小县,县令们大力推行教化,开办了许多学堂,让孩子们能够读书识字。还组织百姓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使得农田灌溉更加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