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然而,郡县制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些郡县,旧贵族们不甘心失去往日的特权,他们暗中煽动百姓,说郡县制会让大家的赋税加重,还会失去自由。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被蛊惑,开始对新上任的官员们产生抵触情绪。
面对这样的情况,官员们一边耐心地向百姓解释郡县制的好处,一边将那些暗中捣乱的旧贵族绳之以法,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郡县制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第六章:成效渐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郡县制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在各地,由于朝廷直接任命官员,政令能够迅速且准确地传达下去。以往若是遇到灾荒,地方诸侯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截留救灾物资,可现在郡县官员们第一时间就能按照朝廷的旨意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百姓。
经济上,各个郡县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因为有了统一的管理和规划,道路不断修缮拓宽,商人们可以更加顺畅地往来于各地,将大秦不同地方的特产运往他处销售,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文化方面,学堂的大量开办,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子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大秦的文化开始在各地广泛传播,不同地域的百姓对于大秦的认同感也日益增强。
在边防上,像上郡、云中郡等边境郡县,由于官员和驻军配合紧密,防御体系越发完善,匈奴等外族的侵扰次数明显减少,百姓们可以安心地在土地上耕种生活。
秦始皇听闻各地传来的好消息,龙颜大悦,他深知自己力排众议推行郡县制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他又下旨,对那些治理郡县卓有成效的官员予以嘉奖,树立榜样,让更多的官员们能够用心去管理好自己所在的郡县。
第七章:隐患初现
可就在郡县制推行得渐入佳境之时,一些隐患也开始冒头。
部分郡县官员在尝到权力的滋味后,开始出现了贪污腐败的现象。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征收赋税时中饱私囊;有的收受商人贿赂,在商业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的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谋取私利。
而且,由于郡县众多,朝廷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有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偏远郡县的官员即便胡作非为,消息也很难及时传回到咸阳,等到朝廷知晓时,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时,各地的风俗习惯差异虽然在郡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