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内分有定则足而不贪故不致失誉亏
行之辱知外物无益则止而不求故不致
损夀陨生之殆而可长乆也
右第三十六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
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以成爲成盈爲盈直爲直巧爲巧辩爲辩
小矣若缺则非成若冲则非盈若屈则非
直若拙则非巧若讷则非辩廼爲成盈直
巧辩之大者也老子一书皆是此意大抵
相反而相爲用前章屡见不待详释躁胜
寒静胜热
阳之躁胜阴之寒阴之静胜阳之热亦相
反而相爲用也
清静爲天下正
清静无爲也心者无一尘之滓寂然不动
也正犹正长之正犹言爲天下君也夫爲
天下之君者亦多事矣然弊弊焉有爲者
岂能爲之哉惟清静无爲者无爲而无不
爲故能爲天下正所谓相反而相爲用也
或谓胜热之静与胜寒之躁爲对各偏於
一惟清静之静无与爲对静中有动动静
一致而无所偏故能爲天下正其论虽
高盖非本?
右第三十七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车天下无道戎马生
於郊
却退也走马善走之马粪车粪载之车古
者每甸六十四井皆出戎马充赋有道之
世各守分地不相侵战故民间善马不以
服戎车而退却贱用之以服粪车而粪田
也戎马齐其力以备战者郊者二国相交
之境无道之世寇敌日侵郊外数战戎马
不得归育于国廐而生育于郊外也粪下
诸家并无车字惟朱子语録所说有之而
人莫知其所本今按张衡东京赋云却走
马以粪车是用老子全句则後汉之末车
字未阙魏王弼注去衡未远而已阙矣盖
其初偶脱一字後人承舛遂不知补车郊
叶韵阙车字则无韵
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祸莫大於不
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
罪愆恶咎祸皆灾殃而祸重於咎兵端之
起其罪由於知土地之爲可欲知其可欲
务求得之则贪夺矣此灾殃之始也得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