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亦其常分不知其爲忠
也商纣不君奸回羣聚而後知有三代之
忠臣
絶仁弃义民复孝慈絶圣弃智民利百倍絶
巧弃利盗贼无有
絶谓絶而不爲弃谓弃而不用圣智智慧
也巧利大僞也导民以巧诱民以利以工
商之术率其民如管仲治齐卫鞅治秦是
也上文言世变之降以见趋末之由此言
治化之复以示反本之渐絶弃帝者仁义
以反于皇之大道则民复其初子孝於父
父慈於子如淳古之时矣絶弃王者圣智
以反于帝之仁义则民利其利比於王之
时相去百倍矣絶弃霸者巧利以反于王
之圣智则虽未及帝之时而思虑深远政
教修明亦无有爲盗贼者矣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三者仁义圣智巧利也属与庄子属其性
乎仁义之属同犹云附着也皇之大道实
有余文不足自皇而降渐渐趋文帝者以
皇之治爲文不足於是降大道一等而附
着於仁义王者以帝之治爲文不足於是
降仁义一等而附着於圣智伯者以王之
治爲文不足於是降圣智一等而附着於
巧利三者之治各令有所附着者以文不
足故尔而岂知大道之民外之相示以素
内之自守以朴素者未染色之丝也朴者
未斲器之木也质而已矣奚以文爲惟其
质而不文是以民虽有身而似无身其有
私焉者少矣民虽有心而似无心其有欲
焉者寡矣
右第十六章
絶学无忧
爲学日益必事事而爲之有一不能不知
则以爲忧矣惟絶之而不爲则无忧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下言爲学则有忧之事唯阿皆应声唯
正顺阿邪谄几何言甚不相远也何若言
何如其相远也学应对者唯与阿其初相
去本不速而唯则爲善阿则爲恶其究相
去廼甚远故学唯者惟恐其或流於阿此
举可忧之一事而言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荒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