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而见于外内有养者其
外貌自与人不同也公者一国之主言能
保其一身之所有也王者天下之主言能
兼有天地之所有也天谓与天爲一也与
天爲一则道在我矣道在我则与道同其
乆没犹终也殆谓损寿而危其身也按殆
字从歹训危训将训近凡字从歹者多是
死之义殆者盖危而将近於死也死者气
尽而终盖有穷匮竟尽之意没身不殆终
此身而生长可保也
右第十五章
大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
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大上犹言最上最上谓大道之世相忘於
无爲民不知有其上也其次谓仁义之君
民亲之如父母及仁义益着则不但亲之
而又誉之矣又其次谓智慧之主民畏之
如神明及智慧渐穷则不但畏之而又侮
之矣信者大道之实也自大道之实有所
不足不能如上古之时则君之於民有不
以其实者焉而日趋於华於是一降则用
仁义再降则用智慧也○大音/泰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此言大上不知有之之事犹兮见前章贵
寳重也然如此也寳重其言不肯轻易出
口如犬行之迟疑退却盖圣人不言无爲
俾民阴受其赐得以各安其生及其功既
成事既遂而百姓皆谓我自如此不知其
爲君上之赐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僞
上文不知有之者大道也亲誉之者仁义
也畏侮之者智慧也自大道一降再降已
是三等智慧又变爲大僞则共有四等也
然大道废而後有仁义则其变犹稍缓智
慧出而遄有大僞则其变爲甚亟四者之
分与邵子所言皇帝王伯圣贤才术之等
略相似
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
此言大道废有仁义之事然与上文之意
微不同盖推广言之尔六亲父子兄弟夫
妇也尊卑长幼各由其道而无有不和则
子之孝者廼其常分不知其爲孝也瞽叟
不父嚚傲参会而後知有大舜之孝子国
谓君家谓臣君臣上下各由其道而无有
昏乱则臣之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