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其精有余而非心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手未能把执攫
夺取掇心无所知而手无所用故自然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人禀五行全气
精力气血既盛则因牝牡发泄而婴儿未
知嗜慾无所流散而时爲跳踯伸缩顿奋
之状此谓峻作
达眞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体之自然也
不爲物屈矣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性之
自然也不爲情乱矣
陈象古曰握固则无所欲得而自执也峻
作则不因有爲而自动也
清源子刘骥曰德全则形全故骨弱筋柔
而握固形全则精全故未知牝牡之合而
峻作无执而自握无欲而峻作以一心定
而万物服精之至也
程大昌曰握固峻作非知而爲之也眞淳
未散不知其然而然
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御注曰致一之谓精精则德全而神不亏
冲气以爲和和则气全而嗌不嗄人之生
也精受於天一而爲智之源和得於天五
而爲信之本及其至也可以入神可以复
命而失其赤子之心者精摇而不守气暴
而不纯驰其形性潜之万物岂不悲夫
碧虚子陈景元曰号啼也啼极无声曰嗄
又声嘶也夫赤子终日皞啼而嗌不嘶散
者天和之气至全也故眞人之息以踵其
嗌不哇而和气全也
颍滨苏辙曰心动则气伤气伤则号而嗄
终日号而不嗄是以知其心不动而气和
也
临川王安石曰终日号而声不嗄乃和之
至盖和者主於气也
程大昌曰是其淳和中充皞啼所不能变
也故得取以喻和也
知和曰常
御注曰纯气之守制命在内形化而性不
亡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和者大同於物故赤
子以和全眞至人知和之贵也故用之爲
常道
颍滨苏辙曰和者不以外伤内也复命曰
常遇物而知反其本者也知和曰常得本
以应万物者也其实一道也故皆谓之常
临川王安石曰和之爲用则常而不变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和者生理之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