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朱元璋一边转动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一边瞥向常茂,“郑国公,你弱冠之年,岂能犯下如此大罪?若是有人胁迫,儘管开口,咱为你做主。”
\n
朱元璋的意思,可谓不言而喻。
\n
毕竟,常茂不过是个弱冠之年的少年郎,纵使有些轻狂莽撞,可哪来这般天大的胆子,搅出凤阳这桩惊天大案。
\n
而在朝堂之上,诸多老臣亦是暗自思忖,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若无背后势力撑腰,绝难掀起如此风浪。
\n
所以,朱元璋此言,分明是在暗示,常茂要么是在顾忌什么,不敢道出实情,要么就是遭受了背后势力的胁迫,身不由己才深陷其中。
\n
可常茂仍是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抬起头,目光坦然地直视朱元璋,“陛下圣明,臣绝非受人胁迫。”
\n
“此事皆因臣年少轻狂,肆意妄为,放纵家丁在凤阳胡作非为,酿成大错,罪在臣一人,与旁人无干。”
\n
淮西勛贵们听闻常茂这般回答,心中瞬间百感交集,犹如汹涌的潮水,在胸腔中翻涌不息。
\n
毕竟,常茂咬定是个人所为,这番担当,確確实实如同一场及时雨,救了淮西勛贵们一命。
\n
因为,他们心中都明白,若常茂在这朝堂之上,將背后错综复杂的关係网和盘托出,把各位勛贵牵涉其中的恶行一一揭露。
\n
那朱元璋盛怒之下,整个淮西勛贵集团必將遭受朱元璋的雷霆之怒!
\n
可有一点,令淮西勛贵们,甚至连唐胜宗都深感困惑,那便是常茂究竟为何要一人独揽所有罪责?
\n
常茂虽涉足凤阳贪腐案,可真正的主谋並非是他,而是他那些位高权重的叔伯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