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而淮西向来有“同气连枝”的行事作风,此次將常茂牵扯进来,也是出於这一考量。
\n
他们想著,即便事情败露,眾多权贵牵涉其中,朱元璋总归要有所顾忌,毕竟“法不责眾”是自古以来的常理。
\n
那在淮西勛贵的眼中,眾人抱团,凭藉开国之功,总能在这场风波中寻得一线生机。
\n
但常茂的举动却完全出乎眾人意料,完全是一肩扛之!
\n
可常茂如此大包大揽,虽然让淮西免受责罚,但势必会招致朱元璋极为严厉的惩处。
\n
虽然,常茂贵为郑国公,可毕竟年少,且所犯之错在朱元璋眼中关乎凤阳民生、大明根基,绝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年少轻狂”就能敷衍过去的。
\n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目光瞬间如同一把锐利的鉤子,紧紧锁住常茂,那眼神仿若能看穿他的五臟六腑。
\n
久久凝视之后,朱元璋终於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势。
\n
“常茂,你以为仅凭你一人大包大揽,將所有罪责揽下,朕就查不出这背后的真相,揪不出其余涉案之人了么?”
\n
顿了顿,朱元璋又是微微眯起双眸,眼中闪过一丝寒芒,继续,“朕自布衣起身,歷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打下这大明江山。”
\n
“而这一路走来,朕什么风浪没见过,什么阴谋诡计没识破过?”
\n
“再者,凤阳之案,关乎民生,关乎大明根基,谁也別想矇混过关!”
\n
朱元璋的话在奉天殿內悠悠迴荡,每一个字都仿若重锤,敲在眾人的心坎上。
\n
淮西勛贵们听了,个个心中一惊,原本稍稍放下的心,又再度悬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