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真颜寻迹计划” 让同学们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林小羽却在 “晴雨信箱” 里发现了新的困惑。“我一直梦想成为画家,可现实中我的作品总是被否定”“想考上顶尖大学,可成绩却迟迟提不上来”“努力练习了很久的舞蹈,在比赛中依然表现平平”…… 信纸上的字迹或潦草或工整,却都浸透着理想与现实碰撞后的无奈与迷茫,像沉重的铅块,压得林小羽喘不过气来。
寒冬的傍晚,寒风呼啸着掠过生物园,枯黄的树叶在风中打着旋儿。林小羽、陈雨欣、李诗涵和王浩围坐在生物园的小屋里,屋内的暖炉烧得通红,却驱散不了众人脸上的凝重。“高三的晓薇在信里说,她为了参加数学竞赛,每天熬夜刷题,可在模拟考试中还是一塌糊涂,现在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 林小羽声音发涩,翻动着信件,“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这种落差让大家失去了前行的勇气。”
陈雨欣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眼神满是心疼:“我表哥一心想成为职业电竞选手,可家人强烈反对,他现在夹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整个人都变得很消沉。” 李诗涵咬着嘴唇,眉头紧锁:“大家好像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前,不知道该怎么迈过去。” 王浩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水杯里的水溅出:“我们得帮大家架起一座桥,让他们能跨过这道坎!”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逐光砺行计划” 正式启动。林小羽决定邀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梦想实现者开展 “理想与现实的对话” 主题分享会,并设立 “梦想加油站”,为同学们提供心理疏导和行动建议;陈雨欣负责设计 “逐光之路” 主题展览,用图文和实物展示不同人在追逐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李诗涵着手组织 “现实与理想平衡训练营”,通过模拟场景训练,帮助同学们学会调整目标和行动;王浩则发起 “微光汇聚” 行动,鼓励同学们互相分享在理想与现实落差中的应对经验。
计划推行初期,林小羽遭遇了邀请嘉宾的难题。许多从业者觉得自己的经历不够 “传奇”,不愿意分享。她没有放弃,带着团队成员一家一家地拜访,用真诚打动了他们。一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被他们的执着所感动:“虽然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或许我的故事能给孩子们一些启发。” 同时,“梦想加油站” 也面临信任危机,同学们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被嘲笑。林小羽便带头分享自己小时候想成为宇航员,却因晕车不得不放弃梦想,转而寻找新方向的经历,逐渐消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