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从“白皮书”到“主网上线”的鸿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 资金沉淀密度:
他调出“紫曦科技”的研发费用占比,连续八个季度超过25%,远高于同行。这让他想起“棱镜协议”代码提交量暴增的信号——在半导体领域,真金白银砸进实验室的“研发投入”,就是最真实的“链上活跃度”。
正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那个许久未联系的私人银行经理。“林先生,您上次咨询的‘高科技产业并购基金’有新动向,某光刻胶项目的Pre-IPO轮融资……”
林深打断对方:“是‘紫曦科技’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林先生消息真灵通。不过提醒您,这家企业的技术虽然领先,但……最近有传言说他们的光刻胶在客户产线出现了‘显影缺陷’。”
“显影缺陷”四个字像针尖刺破气球。林深立刻打开“紫曦科技”的股吧,果然有几条匿名帖子提到“内部人士说良率不达标”。这和数字货币市场突然出现的“漏洞传闻”如出一辙,真假难辨,却足以引发恐慌。
三、显影液里的真相:当财报遇上洁净车间
林深没有急于抛售。他想起在数字货币领域吃的“代码漏洞”亏,这一次,他决定亲自去“链上”看看——不是区块链,而是光刻胶的生产链。
他以“潜在投资者”的身份申请参观“紫曦科技”的研发中心。三天后,在层层安检和无尘服包裹下,他站在了光刻胶生产车间的玻璃墙外。透过巨大的观察窗,他看到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技术人员正在操作精密仪器,将透明液体滴在圆形晶圆上,旁边的显示屏跳动着“曝光波长193nm”的字样。
“这是我们最新的ArF光刻胶样品,正在进行显影测试。”接待的研发总监指着屏幕上的显微图像,“您看这线条边缘,是不是很光滑?三个月前可不是这样,那时边缘会有‘锯齿状’缺陷。”
林深的心猛地一跳。“锯齿状缺陷”——正是股吧里传闻的“显影缺陷”。他凑近屏幕,果然看到现在的图像边缘平整如刀刻,而总监调出的历史图像上,边缘确实有细微的毛边。
“怎么解决的?”林深追问。
“说起来可笑,”总监苦笑,“是清洁间的防静电地板出了问题。静电干扰了匀胶机的转速,导致胶膜厚度不均。换了地板后,良率从65%提升到了92%。”
林深长舒一口气。这就像数字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