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洪兴的稻田刚染上金浪,麻烦就跟着雨水一起来了。
先是橡胶园的防寒布被人偷偷割了道口子。阿积带着护路队巡夜时,在泥地里捡到半截带英文字母的刀片——是美标牌的,和三个月前摩根士丹利顾问落在会议室的那把一模一样。陈耀蹲在割口旁,指尖沾了沾黏糊糊的胶乳,突然笑了:"割胶的人最恨这种偷工减料的活计,怕不是哪个老对手派来的?"
话音未落,阿凯的儿子小宝从学校跑回来,裤脚沾着泥:"耀伯!教室后墙有人用红漆写了'卖国贼',还说洪兴的橡胶是要卖给外国人换枪!"陈耀心头一沉——小宝的爷爷是当年扛过枪的老猎人,最见不得"卖国"二字。
更棘手的是矿场那边。老挝来的矿场主气冲冲闯进村委会,拍着桌子说冶炼厂的图纸被人动了手脚,原本达标的环保参数被改成了"超排标准",要是被举报,整个洪兴都得跟着吃官司。陈耀翻着被篡改的文件,发现签名栏上有克钦独立军的旧印章——那是头人手下那个总爱摸猎枪的小儿子盖的。
"阿爹,他们说您收了外国人的钱,要把我们的地都卖了!"傍晚,阿依的小女儿攥着陈耀的衣角,眼睛里全是泪。陈耀这才注意到,村头老榕树下的公告栏前,不知谁贴了张"洪兴土地流转协议"的复印件,甲方栏赫然写着"摩根士丹利(缅北)农业公司",金额栏的零多得吓人。
深夜,陈耀独自坐在村委会二楼。月光透过窗棂,在墙上投下稻穗形状的影子——那是他去年和村民一起挂的"丰收旗"。手机突然震动,是泰国正大集团的代表发来的消息:"陈先生,我们收到匿名邮件,说洪兴的榴莲园土壤检测超标,建议暂停收购。"
他捏了捏眉心,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村史馆看到的东西。阿依整理老档案时,翻出本1962年的旧日记,扉页上写着"饥饿的冬天",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照片:几个戴斗笠的男人举着"资源换和平"的木牌,背后是被砍得光秃秃的山坡。
"耀哥!"阿凯踹开门,浑身湿透,"橡胶园起火了!火是从西坡烧起来的,那边全是新种的抗寒苗!"陈耀抄起墙角的灭火器冲出去,雨幕里,橡胶林像片燃烧的海,火舌舔着树冠,噼啪作响。
护路队的水管够不到最里头,阿凯带着年轻人用树枝扑火,手被烤得焦黑也不肯退。陈耀看见刀疤刘正往火里扔湿麻袋,突然被气浪掀翻,后腰撞在石头上——那是上个月他为了护着课桌被埋过雷的地方。
"都退下!"陈耀吼了一嗓子,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