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勇觉得惊讶不算意外。
他的学历也就是个本科,还是军校,毕业都不用写论文的。而李听寒是正经八百靠论文拿了三个博士学位的。对联邦学位授予的那点弯弯绕,心里清楚的很。
不说别的,0攻角机动的飞行数据目前看,只有廖勇飞的出来。而以李听寒的科研能力,出五篇影响因子40以上的顶刊甚至七篇30分左右的次顶刊不是问题。那作为把这个飞行数据飞出来的飞行员,廖勇确实有资格说一句自己深度参与了这篇论文,并且贡献和李听寒是等同的,也有义务保证研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李听寒给廖勇挂个共同第一作者,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而哪怕是对科研最严格的首都第一科学院大学,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大的要求,也不过是要以第一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两篇(硕士)和三篇(博士)影响因子达到30分的论文。
所以,李听寒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啊,在她眼里,这种颠覆性的机动动作,区区一个博士而已,算什么大问题?
甚至于,哪怕不在科研方向,光在军事学角度,廖勇搞出来的大气层内0攻角机动技术,在空战领域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要知道,之前破S机动“只是”以高度换方向的快速转向180度,就被称作空战无敌帧了,而0攻角转向在作战里。理论上是能在能不损失高度甚至不怎么损失能量的前提下,瞬间转向180度的。
这可不是无敌帧这么简单,最简单的例子,对方在追逐我,我使出0攻角转向在同一高度下以极短时间转向180度,然后直接就是一发导弹过去。
注意,这个“极短时间”就算不是瞬间完成,但是也决计不会很长。就算是邓恩,狂刃一号甚至廖勇和他爹廖建华这种级别的顶级ACE,在没有见过这一招的前提下,想要及时反应过来并且做出有效的防御机动,基本上也只能靠蒙的。
而除了ACE之外,剩下的精英和普通飞行员在碰上这招的情况时候,如果没有机载辅助AI的决断,恐怕连弹射的机会都不会有啊。
无敌帧?我都把你宰了还要什么无敌帧!
而且,就算不考虑180度掉头,只是以0攻角进行快速转向机动,在空战里的作用也够大了。
一方面,进行0攻角转向时,战斗机基本上完全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向,而常规的转向方式嘛,再怎么说,你都得先拉机头拉出个攻角来。
这意味着使用常规方式转向时,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