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听到报警,邓恩一愣。
刚才他锁定廖勇,靠的是ADMM加近距离光学直瞄锁定配合机载计算机进行补偿运算,可廖勇现在在他下面三千多米保持平飞,水平距离更是有两百多公里,这种距离,之前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只不过,现在不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导弹可不管你想通没想通,打中了就是打中了。于是邓恩急忙释放了干扰弹,开始进行紧急规避。
廖勇这发导弹虽然是锁上了,但是发射位置可以说是相当勉强,邓恩甚至只是简单做了个三九机动,导弹的能量就差不多消耗完了。只不过,这发导弹的目的也不是把邓恩打下来。等邓恩完成规避,确认导弹没有再锁定的可能后,廖勇已经恢复了高度和速度,两人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原来如此,用导弹之间的数据链做矫正后进行补偿锁定吗?有意思。”邓恩也想明白了廖勇是怎么锁定的他。
和邓恩不同,廖勇发射的是再次迭代改进之后的先进中距弹,代号为【远雷】,其最大的特性是将一枚特制的核融合电池作为战斗部,极大地增幅了导弹的威力的同时,还能让导弹带动一系列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中最亮眼的一点,就是除了战斗机和导弹之间的数据链之外,导弹和导弹之间也有数据链链接。
这就是廖勇这招的实现原理,两百公里的水平距离,三千米的高度差,就算圣剑的机载雷达系统再先进,在主动隐形技术的干预下,火控雷达也是锁不上的,只能靠量子雷达进行探测。但是如果依靠探测雷达进行位置确认,之后向那个方向,以不同的发射位置发射导弹,利用导弹的上的雷达和导弹之间的数据链,配合机载超算的算法以及量子雷达的位置数据进行校正,是可以给第三发导弹提供锁定数据的。
一般而言,这一招算是复杂电子环境下的杀手锏,但是廖勇是将这一招当做了给自己摆脱困境的招式,说实话有点大材小用了。
只不过,邓恩倒是对廖勇这点相当欣赏。
说到底,在空战里,所有的类似的战术,其实目标就只有两个:歼敌和保命。廖勇知道自己现在处于相当的不利态势,因此将这种新出现不久战术拿来当做自己快速脱困的手段。
现在双方已经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因为刚才的规避,邓恩的能量还有点劣势。用三发导弹,逆转自己的不利局面,甚至还获得了一定的优势,这足以证明,廖勇的战术是成功的。
击坠数够了就能成为ACE不假,但是真要登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