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本上的线条一如既往地精准,却在角落画了个小小的简笔画:一个人蹲在窑边看手机,屏幕上画着跳动的火焰图案。郭静认出那是自己的侧影,头发被画成了蓬松的一团,像沾了陶土的蒲公英。
“建筑监测系统会生成能耗分析报告,比如空调在哪个时段最耗能,哪个区域的保温性能需要优化。”赵环指着图纸上的曲线,“类比到陶窑,我们能知道哪种松木在含水率15%时燃烧效率最高,釉料在1280℃时的能耗最低却能达到最佳效果,甚至能算出你添柴的频率与温度曲线的关系——就像给窑火写日记,记下来它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闹脾气。”
郭静忽然笑出声,拿过那支铅笔在速写本空白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温度计,液柱顶端画成了火焰的形状:“那这个系统能告诉我,泥土什么时候最愿意记住我的指纹吗?”
“或许能。”赵环认真地看着她画的温度计,“如果我们在泥坯里埋个微型压力传感器,就能记录你捏塑时的力度变化,再对应烧成后的肌理效果,说不定能找到‘指纹记忆’的最佳压力值。”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打在工作室的铁皮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郭静起身去关窗,冷风卷着潮湿的空气涌进来,让窑边的温度计降了两格。赵环跟过来,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能闻到陶土混着松木的气息——那是郭静身上独有的味道,像被阳光晒暖的河床。
“其实我不是想把你的世界变成图纸。”他低声说,手指划过她腰间的布料,那里沾着点釉料的淡青色,“只是觉得,当你为了烧出满意的作品在窑边守到天亮时,那些跳动的数据或许能替我多分担一点焦虑。就像你看我画图纸时,总说‘这里的线条太硬了,该像揉泥那样松一点’——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让对方的世界更温柔些。”
郭静转过身,鼻尖蹭过他的衬衫领口,那里还留着白天去工地的灰尘味。她想起上周赵环为了赶美术馆的节能报告,在办公室睡了三个晚上,回来时眼窝深陷,却还记得给她带那家长队才能买到的桂花糕。那时候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把桂花糕切成小块,放进自己烧制的青瓷碟里,看着他一口口吃完。
“那我们来试试吧。”她踮起脚,吻了吻他虎口那道划痕,“不过你得答应我,不能让那些曲线变成束缚。比如某天我突然想把整窑的坯体都捏成不规则的形状,就算系统提示‘能耗过高’,你也得帮我搬柴。”
“我可以在系统里加个‘郭静任性模式’。”赵环笑着回吻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