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在咖啡馆的玻璃上织成细密的网,将窗外的街景洇染成莫奈的调色盘。赵环推门而入时,风衣下摆带起的风旋恰好拂过吧台前悬挂的陶铃——那是郭静上周送来的样品,此刻正用温润的土音吟诵着潮湿的午后。他目光掠过靠窗的座位,果然看见那个熟悉的侧影,指尖正绕着咖啡杯沿画圈,木纹桌面上散落着几张揉皱的草图,铅笔痕里嵌着未干的陶土屑。
“第三次在雨天遇见,该算概率学还是拓扑学?”他将湿漉漉的伞靠在桌边,注意到她杯中的拿铁已凝成浅褐色的湖,奶泡边缘结着细小的冰晶。
郭静抬眼笑了,发梢的水珠坠在速写本上,晕开的墨点恰好补上她刚画歪的陶坯轮廓。“更像陶艺里的‘火照’,”她推过一杯冒着热气的美式,“每次相遇都是投入生活窑炉的试片,用来测算温度是否刚好。”
他坐下时,金属茶匙与瓷杯碰撞的脆响忽然让空气有了形状。那声音像极了他设计稿上被橡皮擦反复修改的弧线,带着试探性的震颤,在木质桌面上溅起细碎的回声。郭静的指尖在杯沿顿了顿,忽然拈起自己的茶匙,轻轻敲击杯壁——两记脆响交错的瞬间,赵环听见某种熟悉的频率,像他在老城区测绘时,木梁与砖墙在风中发出的共鸣。
“听,”她将茶匙竖在掌心,陶土烧制的柄身还留着指腹的纹路,“你设计的美术馆穹顶,弧度是不是参考了小提琴的共鸣箱?”
他挑眉,从公文包掏出平板电脑,调出未完成的模型。屏幕光映在两人之间的糖罐上,将晶体折射成微型星群。“穹顶的抛物线是按声学时程曲线算的,但上周在你工作室,看你揉泥时手臂划出的弧线……”他放大模型的穹顶细节,“这里的收边突然改成了陶轮旋转的减速轨迹。”
郭静的茶匙在糖罐边缘划出沙沙声响,糖粒簌簌落下,在大理石桌面上堆成微型沙丘。“就像你说的,”她指尖沾起一粒糖,对着光看它的晶面,“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陶艺就是捏在手里的旋律。你看这茶匙,”她将陶柄轻叩桌面,“烧制时窑温差五度,音色就会从G调滑到升F——多像你图纸上标注的‘允许0.5mm误差’,那点偏差刚好是灵魂落脚的地方。”
赵环忽然想起第一次在画廊看见她时,她指尖的陶土正以某种精确的弧度脱落,像他计算结构荷载时,混凝土应力释放的轨迹。此刻咖啡馆里的时钟摆锤声、邻座的刀叉碰撞声、雨水敲打遮阳棚的鼓点声,忽然在他耳中重组为郭静工作室里陶轮的转速曲线。他伸手取糖罐时,两人的茶匙不慎相触,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