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明愣愣地数着自己的毛病:心悸、鼻出血、腹痛、手足热、口干...竟真的全中。"那...我这到底是寒还是热?"
"非寒非热,是虚。"岐大夫往药汤里加入饴糖,用竹筷慢慢搅动,直到琥珀色的糖块在滚汤里化开,"就像一锅快烧干的水,锅底还有火星,水面却飘着热气。中土虚了,阳气升不上来,阴气降不下去,就成了这冰火两重天。"
他把熬好的药汁倒进粗瓷碗,琥珀色的药汤上漂着层细密的油花。"这药得温着喝,一天三次,喝的时候要小口抿,让药汁在嘴里多含会儿。"岐大夫又往周明手里塞了包炒麦芽,"喝完药如果觉得胀,就嚼几片这个,能助运化。"
周明捧着药碗,暖意在掌心漫开,顺着手臂一直传到胃里。药汤入口先甜后微辛,咽下去时喉咙里像流过一股温泉,原本发紧的胸口竟松快了不少。
"记得每天早上喝碗小米粥,放三五颗红枣。"岐大夫送他到门口,指着巷口那棵老黄葛树,"你看那树,根扎得深,才能经得住风雨。你这病,得慢慢养,让脾胃这棵根重新扎稳了。"
看着周明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小林忽然指着药柜上的《脾胃论》:"师父,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
老人拿起抹布擦拭糖罐,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金。"是啊,人就像这老房子,地基稳了,墙才不会塌。这小建中汤,就是给脾胃这个地基添砖加瓦的。"
二、绞肠痧里的少年:林小雨的高考劫
高考前十五天,岐仁堂的铜铃被人猛地拽响,急促的铃声在巷子里回荡,惊飞了檐下燕窝里的燕子。
"大夫!救救我女儿!"一个中年女人几乎是拖着个女孩冲进诊室,女孩弯着腰,双手死死按着肚子,额头上的冷汗把鬓角的碎发都浸湿了,脸色白得像宣纸。
"小雨!快给大夫说说,哪里疼?"女人想扶女儿坐直,可手一碰,女孩就疼得"嘶"了一声,额角抵着诊桌,肩膀剧烈地颤抖。
岐大夫快步上前,食指在女孩手腕上搭了片刻,又掀开她的眼皮看了看:"疼的时候是不是像有根绳子在肠子里绞?一阵一阵的,疼起来直想打滚,缓过来又像没事人一样?"
女孩疼得说不出话,只能咬着牙点头,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淌,在下巴尖聚成小水珠。
"这是'里急'。"岐大夫对小林说,声音沉稳得像定海神针,"《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