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药,吃了更难受。"
"把舌头伸出来看看。"岐大夫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杯沿结着层浅褐色的茶垢。周明的舌苔薄白,舌尖却红得像点了朱砂,舌面干得能看见细密的裂纹。
"师父常说'舌为心之苗,苔为胃之镜'。"小林在一旁轻声念叨,手里的铅笔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舌尖红是心火浮,苔薄白是胃阴亏..."
"不止这些。"岐大夫打断他,拿起桌上的木制陀螺,用指尖轻轻一拨,陀螺转了没两圈就歪倒在地,"你看这陀螺,转轴松了,怎么转都不稳。人也一样,脾胃这个中土就是转轴,轴不结实,阴阳就转不起来。"
他走到药柜前,拉开标着"桂枝"的抽屉,一股辛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桂枝得用广西产的,皮要薄,断面要红,像这样指甲一划能看见油痕的才好。"老人捏起几片桂枝,"《神农本草经》说它'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辛甘能化阳,它就像给转轴上的油,能让阳气转起来。"
小林在一旁称量芍药,看见师父特意挑了些断面呈粉白色的:"师父,这芍药为什么要选这种?我记得《本草纲目》说'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
"说得不错。"岐大夫赞许地点头,往药臼里放了三枚大枣,"你看这病人,弦脉主肝旺,肝属木,木克土,就像树的根把地里的养分吸走了。芍药酸苦微寒,能敛肝阴,就像给疯长的树枝剪枝。"他举起捣好的枣泥,"这大枣得用新郑的,核小肉厚,《本经》说它'安中养脾',配合炙甘草,甘味能补土,土旺了才能载木。"
周明听得有些发怔,忽然想起上周在公司加班,胃里疼得直不起腰时,同事给的那块巧克力,吃下去非但没缓解,反而烧心烧得更厉害。"大夫,那我这病...真能用甜东西治?"
岐大夫往砂锅里加水,火苗舔着锅底,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你那是吃错了甜。"老人往锅里撒了几片生姜,姜香瞬间漫开来,"生姜要选小黄姜,带土的,你看这姜芽还带着点绿,辛气足。它就像灶里的火,能把脾胃这口锅烧暖。你之前吃的巧克力是甘寒,就像往火里泼水;这饴糖是甘温,是给灶膛添柴。"
药汤渐渐沸腾,泛起细密的泡沫。岐大夫揭开锅盖,舀出一勺看了看:"你这病,《金匮要略》里写得明白:'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你看你这些症状,是不是条条都对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