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脾胃虚寒,加上前些年跟人怄气,肝气郁结,把胃气堵了。不算重,别担心。"他开了附桂理中汤加砂仁、半夏,"先把脾胃暖起来,再舒舒肝气,平时少生气,多吃点小米粥、山药,慢慢就好了。记住,别去做那些伤胃气的治疗,你现在能吃能喝,就是最大的本钱。"
张老师拿着方子,心里踏实多了:"岐大夫,听您一说,我这心就放下来了。"
"放轻松就对了,"岐大夫送他到门口,"人身上的阳气,就像火苗,你越紧张,火苗越旺不起来;心情舒畅了,火苗才能烧得旺。火苗旺了,啥邪祟都不怕。"
夕阳透过药柜的格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药香混着橘子的甜味,在空气里慢慢飘。岐大夫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心里想:医者,不只是治病,更是治心。让病人明白"阳气为贵,胃气为本"的道理,比开多少方子都管用。
后来,岐仁堂里来看肿块的人渐渐多了。岐大夫总是先跟他们讲"共存"的道理,讲阳气的重要性,讲顾护胃气的法子。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试着治了几个月,发现真的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便成了岐大夫的"活广告"。
小周问岐大夫:"师父,您就不怕别人说您不治病根,只治标?"
岐大夫正在碾附子,药碾子转得慢悠悠的:"啥是病根?阳气虚、胃气弱、情志郁,这才是病根。肿块只是病根长出来的'果子',光摘果子不除根,还会再长;把根养好了,果子自然长不起来。能让病人少受罪,多活几年,有质量地活着,比啥都强。"
药碾子转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重复着那句老话:阳气足,百病除;胃气存,人活门。岐仁堂的故事,也随着这药香,在镇上慢慢传开,让更多人明白,有时候,与病共存,也是一种智慧。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