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像砂纸,他们说这是'排毒',让我加量......"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吓得小秦脸都白了。
岐大夫赶紧让学徒取来针,在太冲、内关、足三里扎了几针,老秦的喘息才渐渐平稳。"《金匮要略》说'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你这肝癌,本就耗伤肝阴,又用大量生姜耗气伤津,现在是阴虚火旺夹着湿热,就像快熄灭的火堆,突然被吹了阵风,窜起的火苗看着旺,其实是把最后一点柴烧光了。"
他转身开药方,笔在纸上走得飞快:"得先救阴液,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三钱,麦冬三钱,这两味像给干渴的土地浇水,《本草纲目》说麦冬'久服轻身,不老不饥',能补肺胃之阴;生地五钱,枸杞子四钱,养肝补肾,就像给枯树培根,让阴液慢慢长起来。"
小秦看着药方,急得直跺脚:"这里面没一味热药,我爸天天喊冷啊!"
"他那是阴虚生的'假冷'。"岐大夫指着老秦的手心,虽然身上冷,手心却潮乎乎的,"你看这手心汗,是虚火逼出来的,就像冰窖里点着的蜡烛,看着火苗旺,其实周围更冷。得加丹皮三钱、栀子二钱,清肝郁之火,就像给蜡烛罩个通风的罩子,既不灭,又不烧得太旺。"
他又加了茯苓三钱、泽泻三钱:"你爸肚子胀、尿不出,是湿热堵在下焦,这两味能利水渗湿,像给淤塞的河道开个小口,让水慢慢流出去,但不能多,免得伤阴。"最后,他犹豫了一下,加了桂枝五分:"少量桂枝,引火归元,就像给飘在上面的虚火搭个梯子,让它往下走,千万别多,多了就成了柴。"
药抓好了,岐大夫又写煎法:"所有药加五碗水,浸泡一个时辰,大火烧开,小火煎到剩两碗,分两次温服,千万别热喝,温温的就行。另外,把你那生姜汤停了,买点梨和藕,煮水给他喝,润润阴。"
小秦捏着药方,还是不放心:"我认识个火神派的老师,他说肝癌就是'阳虚',必须用附子、生姜攻,说您这方子太'凉'......"
岐大夫叹了口气,从书架上抽出《黄帝内经》,翻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你看这里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就像夫妻,得互相扶持。火神派用附子、生姜,是治真阳虚的,比如舌淡胖、脉沉细、浑身冷得打颤的,那是'寒疝',用四逆汤没错。可你爸这是'阴亏阳浮',舌干红、脉细数,再用热药,就是'抱薪救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