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入神,忍不住插话:“岐大夫,您这‘治风先治血’的道理,真是说得透亮!怪不得前医们用了那么多祛风药都不管用,原来是没找到根子上啊!”
岐大夫环视众人,正色道:“医道贵乎辨证。《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若见‘风’便治‘风’,不辨虚实,不察病因,难免误人。今龚氏之症,乃血虚生风,非外感风邪,故养血为治本之策,祛风为治标之法,标本兼治,方得全功。”
夕阳透过窗棂,洒在龚妇人逐渐红润的脸上,也洒在岐仁堂药柜那一排排写着“当归”“熟地”“钩藤”的青瓷药罐上。药香袅袅,似在诉说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智慧——那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应对,而是如同春风化雨,寻其根源,调其平衡,让人体的气血如江河般流畅,自能抵御万千“风邪”。
龚大山捧着新的药方,脚步轻快地走出岐仁堂。他回头望向门上“岐仁堂”三个金字,仿佛看见一缕缕药香化作春风,吹散了人间疾苦,也吹暖了每个被病痛折磨的心灵。而岐大夫那番关于“血与风”的医理,如同夜空中的星子,照亮了寻常百姓对中医智慧的理解——原来最好的治风之法,不在祛风于外,而在养血于内,让生命的根系,永远浸润在气血调和的沃土之中。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