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外城的账房先生们正把新刻的“运输司”木牌往门楣上挂。
魏德藻站在廊下看着,忽然想起钱谦益的话语:
“陛下的棋,怕是比咱们想的要深。”
他笑了笑,转身回屋——
管它深不深,只要能分到那片黑土地,能让手里的银子再多几箱,便值得赌一赌。
至于那些漕帮、镖局的纠结,自有他们该走的路,就像黄河的水,终究得往低处流。
大沽口的船坞里,第一艘补给船溅起的浪头,几乎打湿了岸边围观水手的官靴。
这艘补给船是双龙骨船,有点像双体船,也有点像两艘船并列而成。
在双体之间设置了双纵列踩水轮,旋转时通过水阻推进,船尾依旧使用涡轮推进,同时也有方向涡轮推进。
整艘船面积很大,与战舰比起来,它是真实像货船,长三十丈,宽十丈,双层舰楼,舱底三层,第三层水密舱,第二层为动力层,第一层货舱层。
舰楼第一层也是货舱,第二层作为居住。
顶层设置为了望台、火炮发射台,使用的是排炮组。
与动力层平齐外围设立了平射炮,于船艏设置了超级大炮的位置,将巨炮改成五丈的舰载炮,没有使用风阻推进。
因为皇帝问了个奇怪的问题:
炮弹高速旋转时,风阻无法有效形成进气,相反还会产生高热,什么样的轮叶能够承载这样的高热?
一旦轮叶被烧毁,反而造成弹体不稳定,就是画蛇添足的设计。
所以弹头改成椎体,去掉风阻涡轮推进,减少了空气接触。
舰艏两座超级大炮,舰尾改成升级版平射破甲炮,配装四门。
那船身横在水面上,活像两条并在一起的巨鲸——
双龙骨撑起的甲板宽阔得能跑马,三十丈长的船身让旁边的兵船都显得像个小舢板。
最惹眼的是船腹的水轮,三十六只钢轮并排嵌在纵列框架里,慢慢驱动起来,带起的水花竟让庞大的船身缓缓动了,惊得岸边响起一片抽气声。
“这船……真不用风?”
一个老船工眯着眼,看着船尾的涡轮,
“既没帆,又没橹,光靠脚踩和这铁轮子,能顶得住海上的浪?”
旁边的监工赶紧捂住他的嘴,压低声音:
“陛下亲定的样式,轮叶都是铁匠铺捶了三个月的精铁,你懂什么?”
说话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