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便成了心理慰藉。
但看客心态的危害远远超表面的恶意。创业失败的阿辉在公司楼下被债主堵截,周围渐渐围拢的人群中,有人举着手机拍摄:"快看,就是这个老板卷钱跑路!”他拼命解释,却被淹没在"骗子黑心老板"的指责声中。
当晚,他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被传到网上,连远在老家的父母都接到了催债电话。可是三天后,在废弃的办公室里,警方发现了他的血泪遗书。
婚姻破裂的林姐带着女儿搬家,却在小区门口遇到前婆婆。"你看看你,把好好的家都拆散了,孩子以后怎么办?”老人的指责引来路人围观,女儿吓得躲在她身后啜泣。
更糟糕的是,前夫的亲戚在家族群里发长文指责她"婚内出轨",尽管都是些无稽之谈,可是却没有人愿意听她的解释……
考公失败的小吴再次与面试资格失之交臂,打开家门,迎接他的是父母失望的眼神。"你表姐家孩子今年又考上了,你到底差在哪儿?”父亲的质问让他无言以对。
深夜,他打开社交平台,发现自己曾发的备考动态被人截图转发,配文"又一个被考公毁掉的年轻人",评论区满是嘲讽。
那些看客的心态极具传染性,当第一个人举起手机拍摄时,周围人会不自觉地加入围观行列;当网络热评开始嘲讽当事人时,更多跟风者会涌入宣泄情绪,不管他人死活。
在创业圈子里,这种传染尤为明显。一旦某个项目被贴上"失败"的标签,曾经的合作伙伴避之不及,投资人也会对类似模式敬而远之,让许多有潜力的创意胎死腹中。
在"失败咖啡馆"里,创业者们围坐在一起。"我做共享自习室赔了八十万,那段时间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对面的女孩也红了眼眶:"我做宠物烘焙,最后仓库着火,所有心血都没了......",这里没有嘲笑,只有此起彼伏的安慰声。
社区组织的"倾听会"上,离婚的林姐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故事:"其实离婚是因为家暴,但我不敢说,怕被人指指点点......"台下,有同样经历的人默默流泪,更多人报以掌声。
考公互助小组里,老周分享自己的经历:"我知道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真的热爱这份职业,想为家乡做点事。"曾经嘲笑他的网友发来私信:"对不起,是我太狭隘了,希望你能实现梦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日本街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