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流行的"失败博物馆",将名人与普通人的失误公开展览,参观者在笑声中反而生出理解与包容。这种将失误常态化、去耻化的尝试,为消解看客心态提供了新思路。
在芬兰,学校开设"共情训练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他人的尴尬与困境。
丹麦社区推行"友善星期五",鼓励居民主动帮助可能陷入窘迫的陌生人。
历史长河中,看客者心态更是从未缺席。汨罗江畔,渔夫笑问屈原"何不随波逐流",将这位披发行吟的爱国者的悲愤,当作不合时宜的痴人说梦。
长安街头,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来,市井百姓围聚议论"贵妃误国",却无人深究王朝倾覆的根源。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每逢处决犯人,看客们争相攀爬屋顶,只为一睹"热闹"。
明代海瑞备棺进谏,朝堂上下却不乏嗤笑其"沽名钓誉"之辈,将赤胆忠心曲解为博取名利的闹剧。
这些场景,恰似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人性深处难以消散的冷漠与窥视欲。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他人故事的旁观者,也可能成为被围观的主角。那些藏在屏幕后的键盘、饭局上的窃窃私语、朋友圈的暗讽表情,都在考验着人性的温度。
作为普通人,要尽量远离那些所谓的看客,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他们都是成群结队,拉帮结派的。而你却孤军一人,要么忍,要么狠,发愤图强,才能打破那些闲言碎语!
喜欢直击人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直击人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