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登'铜斗,发到各郡县去,让百姓们都能量新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卫子夫忽然上前一步,展开一卷《阡陌舆情录》,册中夹着一张泛黄的悔过书。"太后,陛下,"她指尖点着悔过书上的朱砂批注,"起初鲁郡有老儒说'新谷乱祖宗龙脉',可当他们看见王老实家的新麦换了两头耕牛,那些老儒的儿孙们都偷偷跑来借种了,还说'新禾真香'呢!"
账册末页贴着张草纸,是渔阳李氏女儿画的"麦田欢歌"图:画面上,爹爹扶着犁,娘亲撒着种,哥哥和妹妹在一旁拾麦穗,旁边用歪扭的字写着:"我娘说,新麦磨的面,能蒸出带甜味的饼,比过年还香。"
申时的更鼓敲过,咚咚声震得殿角铜铃轻响,也震得案头的《郡国粮仓图》微微发颤。
刘妧望着图中用不同颜色米粒绣着的各郡储粮量,南阳郡的"九穗粟"仓、蜀郡的"占城稻"仓都堆得冒了尖,像一座座金黄的小山。她想起刚穿越时,在史书中读到的饥荒记载,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而今却被眼前的丰收图景彻底覆盖。
陈阿娇早已让绣娘把各地丰收的场景绣成帷幔,挂到各郡官衙,上面的稻穗都用真金线下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
"传旨!"
刘妧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惊起阶前的麻雀,扑棱棱的翅膀声像在鼓掌。"着司农寺将新作物种子分发给各郡,免头年租税;着太学农科编《新禾种植要诀》,派农官下乡教导,务必让每个农户都能种上高产新禾!"
"早备下了!"
陈阿娇立刻接话,从袖中摸出一卷歌词,上面用彩线绣着字。"哀家让赵过把'区田法'编成了'插秧歌',"她清了清嗓子,竟轻轻唱了起来,"一穴三粒粟,收成够吃肚;男女共耕种,禾苗壮如虎..."歌声不高,却带着十足的精气神。"让女徒们下田时边插边唱,保管老农夫们听着就会了!"
她腕间的赤金镯晃过烛火,映得满殿竹简上的"丰"字都染上了暖光,仿佛每根竹简都变成了饱满的禾穗。
卫子夫展开一卷《惠民农规》,朱笔圈着"新种免税,耕者有其田"的条目,规制末页贴着张布告样稿,上面用大字写着:"新禾如织锦,线线皆成匹;旧谷似残帛,寸寸难裹腹。试种三月,便知优劣。"旁边还画着男女农民共磨新麦的图画,男的推磨,女的筛面,笑容满面。
酉时的宫宴摆在长乐宫的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