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学的钟磬突然变调,敲得又急又乱,像老儒们气得手忙脚乱。
刘妧想起三日前在司农寺的场景:老令史拍着竹简高喊"非我族类之种,恐致五谷不生",而王老实趁人不备,偷偷在袖筒里藏了把新麦种,那紧张的模样,像藏着什么珍宝。
此刻殿外传来木屐与竹简相击的脆响,司农寺卿赵过领着两名抱禾穗的农官疾步而入,他们腰间挂着用稻穗编成的计数绳,每颗稻穗上都系着贝壳,走一步响一声。
"启禀陛下、太后!"
赵过的象牙笏板轻点青砖,激动得笏板都在发抖,几穗麦子从他袖筒里掉出来。"这是代郡王老实家试种的'双季麦',"他指着农官捧来的禾穗,麦穗沉甸甸的,几乎垂到地面,"春种夏收后再种,亩产合计五石,是寻常麦田的两倍!"
男农官展开一幅田亩图,图上用算筹标着行距:"文院女徒用算学算出最佳间距,我们男农官按《泛胜之书》耕播,这是男女合作种出来的!"他脸上沾着泥点,却笑得见牙不见眼。
女农官捧着一个陶罐,罐口飘出麦香:"这是用'九穗粟'磨的面,蒸的馒头比寻常大两圈,刚出笼时能闻到甜味呢!"她揭开罐盖,里面的白面馒头还冒着热气,引得殿内侍从都咽了咽口水。
陈阿娇抓起案头的金错刀,在竹简空白处刻下"新禾利民,何论古今"八字,刀刃划过处,露出底下刘妧预先绘制的《高产作物图谱》,图上画着男女农官共持耒耜,旁边注着"男女合耕,其利断金"。
未时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陈阿娇的织锦披帛上投下菱形光斑,正好落在她翻看的粮册上。
刘妧望见太后鬓边的"禾穗珠"在"代郡赎回土地"几个字上停了停,珠子里的麦芒影子轻轻晃动,像在风中摇曳的麦穗。
殿外忽然传来笑语声,由远及近,像一群麻雀叽叽喳喳。
平阳侯家儿媳带着几名农妇奔入,她们腰间系着的不是围裙,而是用新麦面袋改的钱袋,里面装着的不是铜钱,而是饱满的麦粒,走一步响一声。
"陛下!太后!"
农妇们将沉甸甸的粮袋举过头顶,新麦的香气瞬间飘满大殿。"这是我们用'九穗粟'磨的面,"王老实的媳妇掉着眼泪,声音哽咽,"蒸的馒头比往常大两圈,我家娃这辈子第一次吃这么饱!"
陈阿娇立刻接过粮袋,珍珠璎珞蹭着粗糙的麻布,她指尖捻起一粒新麦,放在掌心揉搓:"好!哀家回头就让尚方署照着这粮袋的大小,铸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