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旁,萤火虫在稻穗间飞舞,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陈阿娇亲自给王老实斟了杯新麦酒,酒液在粗瓷碗里晃荡,泛着金黄的光泽。"瞧那边,"她指着稻田深处,"那是文院女徒们在月下算新禾的最佳播种量,说用《九章算术》能算出每亩地最省种子、最高产的法子。"
王老实捧着酒盏,手颤得厉害,酒洒在满是补丁的衣襟上。"陛下...太后..."他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泪水大颗大颗地掉进酒碗,"要不是信了你们...我家去年冬天就该去逃荒了...如今不光赎回了地,还能囤新麦..."
卫子夫用银匙搅着案上的新麦粥,粥面上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我让少府算过,"她轻声道,声音里带着欣慰,"今岁全国粮食产量,比前年增了五成不止。这还是头年试种,往后只会更多。"
刘妧摸着案头新刻的"司农令"玉节,玉节上刻着男女共耕的图案。她想起推行新作物时的艰难:先是公孙弘的余党散布"异种害民"的谣言,接着有老农担心新禾"吸地力",直到王老实家的双季麦丰收,金灿灿的麦堆堆在村口,那些谣言才不攻自破。
稻田的夜风吹来,混着陈阿娇鬓边的珍珠香与王老实身上的麦秆气息,像一曲丰收的歌谣,在长乐宫的廊下缓缓流淌。
"去叫尚方署的匠人,"刘妧对侍女说,声音里带着笑意,"让他们照着新禾穗的样子,铸一些刻着'丰登'字样的量器,发到各郡县的常平仓去,让百姓们量粮食时,都能看见新禾的好。"
"这事哀家早盯着呢!"
陈阿娇立刻接话,从袖中摸出一枚铜范样,范面上刻着男女农官共持禾穗的图案。"昨儿看见农科的女徒用织锦的密度算法算播种量,"她指着范样上的细节,"算得比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夫还准,老农夫们都服了,说'女子的算学,真能当犁使'!"
卫子夫则展开一卷空白竹简,提笔蘸墨,笔尖在竹简上顿了顿,仿佛在感受这一笔的重量。"那我便记下,"她的声音平静却有力,"今日长乐宫议决:设立'新禾局',专司高产作物推广,凡试种成功者,赐'田畴之奖';严惩阻挠新禾推广者,以'妨害民生'论罪。"
竹简便签在暮色中泛着微光,未干的墨字如同一颗投入农田的种子,在大汉的阡陌之间,悄然生根发芽。刘妧知道,它们终将长成蔽日的丰稔之树,让这煌煌大汉的百姓,在她的时代里,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能品尝到粟麦盈仓的幸福滋味。
此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