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宫的铜漏刚滴过卯时二刻。檐角铁马在晨风中叮咚作响。
刘妧案头的《文武学院筹备册》摊开数尺。
朱砂批注在晨光里透着亮——霍去病拟定的武学院骑射课程旁,画着女式软甲的剪裁图样,袖扣处还注着"用织锦弹力带";班昭标注的文学院经义书目下,夹着太学女学徒用七彩锦缎抄录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五字间绣着细密的稻穗纹,每粒稻穗都用真蚕丝线。
"陛下,太后在偏殿候着,手里捧着个铜镇纸呢。"
侍女绿萼将暖砚推近,砚台里的松烟墨泛起涟漪。
殿外忽然传来环佩撞击声。
陈阿娇披着赤金织锦太后衣踏入,凤纹披帛上的金线正映着册页上"女子同试"四个朱砂大字。
她腰间的紫金葫芦随着步伐轻晃,里面装着新铸的学院令牌。
"瞧瞧尚方署的新活计!"
陈阿娇将一方青铜镇纸按在册上。
镇纸四面刻着"文武兼修",边角铸着女织工与男武士的对纹——织工手持梭子,武士手握长剑,衣袂相衔处刻着细密的锦纹。
"昨儿用五王私藏的青铜鼎熔的,鼎足上'男尊女卑'的残铭都被工匠磨平了,现在摸上去光溜溜的。"
她袖口赤金镯碰着镇纸,发出清越的声响。
镯身书简纹与底部剑戟浮雕相映成趣,"霍去病今早快马送来消息,说阴山斥候用女户织的'望眼镜'锦帕,能看清匈奴骑兵马饰上的铜钉——那锦帕用的是柳氏女家的'八重锦',透光度比寻常丝绸强三倍。"
卫子夫扶着侍女走进,素纱襦裙上的暗纹书卷沾着御花园晨露。
"太后,陛下,"她展开绘有郡国报名图的绢帛,各郡入学院人数用不同颜色标成星图,"河间郡六十三户女户递了武学院投名状,还附了用织机零件改的弩箭图纸。"
绢帛末页贴着染血锦条,是绣甲营女兵的血书:"愿以织锦手,学练斩胡刀"。
血字边缘还留着针线缝补的痕迹,显然是从战旗上撕下后又仔细缝缀的。
窗外忽然传来太学方向的钟磬异响,混着隐约的叫骂声。
刘妧想起三日前陈阿娇在长乐宫召见班昭时,案上的漆盒被拍得发响:"那些老儒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哀家偏要让她们看看,女子握笔能写书,握剑能杀贼!"
此刻殿外传来笏板与青砖相击声。
御史大夫张欧领着二十余老臣跪在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