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旗,三日抵宣府,让边军知道,援军已至!” 周骥接旗时指节发白,红旗展开的瞬间,“周” 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哽咽着立誓:“末将若延误时辰,甘受军法!”
礼官宣读誓文的声音响起,每一句都掷地有声:“…… 凡通敌者,诛三族;凡贪饷者,曝尸三日;凡怯战者,斩于阵前……” 萧桓取过酒爵,将酒洒在坛下冻土中,酒液渗入处冒出白汽,似在告慰九泉下的边军忠魂。“出发!” 他拔剑直指北方,龙渊剑出鞘时龙吟轻响,“踏平黑风口,直抵大同卫!”
大军开拔时,天坛外的街巷早已被百姓堵得水泄不通。青石板路上的薄霜被往来脚步碾成湿泥,卖早点的摊贩忘了收摊,包子蒸笼的白汽混着寒风里的欢呼,在晨光中凝成朦胧的暖雾。白发老妪拄着拐杖挤到路边,将裹着三层棉纸的红糖包往士兵怀里塞,枯瘦的手指攥着士兵的甲胄带不肯放:“孩子,带上路上吃,暖身子…… 我家老三也在大同卫,你们替我看看他还活着没……” 话未说完,浑浊的眼泪已顺着皱纹滚落,在冻红的脸颊上结成细冰。
巷口的孩童们举着自制的木枪,枪杆上缠着红布条,踩着雪水跟在队伍旁奔跑,奶声奶气地喊着 “杀北元”“护陛下”,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得太急,摔在雪地里,手里的木枪却仍紧紧攥着,玄夜卫缇骑弯腰想扶,她却自己爬起来,拍着身上的雪继续追,红布条在风中跑得欢快。
谢渊策马行至德胜门,青袍下摆被北风掀起,露出腰间悬着的玄夜卫令牌,冰凉的金属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忽闻身后马蹄声急促,一名玄夜卫缇骑身披玄色披风,马鬃上还沾着雪粒,隔着三丈远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呈上密信:“大人,沈指挥使密报!”
谢渊勒住马缰,雪花落在他的眉梢,他接过密信时指尖微顿 —— 信封用的是镇刑司的旧笺,封口处的火漆已裂,显然是从信使身上紧急搜出的。展开信纸,墨迹潦草如乱草,显然是仓促写就,却在 “黑风口伏兵需借粮车掩护” 一句上,“粮车” 二字被反复涂改,墨团晕染了半页纸,像是写信人既想点明关键,又怕泄露天机。
“呵。” 谢渊忽然低笑一声,笑声里裹着寒意,指腹划过那团墨迹,“李嵩今早在坛下阻挠授旨时,眼神就躲躲闪闪,原来是怕儿子的狐狸尾巴露出来。” 他抬眼望向张家口方向,那里的炊烟在天际线若隐若现,“借粮车掩护?倒是把王林那套阴私手段学了个十足。”
他将密信递给身旁的亲兵,声音陡然转厉:“传我将令!周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