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准)。
- 衍生器物:圭表(测日影,底座方象地,标杆圆象天)、罗盘雏形(方位盘为方,象征地之定位)。
- 认同群体:邹衍学派(阴阳家代表)、天文官(太史令等)。
4. 农家/工匠:器物实践的规范
- 核心解释:将“圆方”转化为器物形制标准,“圆法天以通”,“方法地以固”。
- 文献:《考工记·轮人》“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造车时车轸(底座)方象地,车盖圆象天。
- 应用场景:农具、礼器制作(如耒耜方柄象地,耒端圆曲象天)、建筑地基(方地基象地,圆梁架象天)。
- 衍生器物:青铜礼器(如鼎身方象地,鼎耳圆象天)、农具耒耜。
- 认同群体:工匠群体、农家(如许行学派)。
二、秦汉时期(前221-220年):政治整合与谶纬化改造(政治基础:大一统帝国与“独尊儒术”)
时代政治背景
秦统一后以法家治国,汉承秦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与阴阳谶纬结合,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1. 儒家(官方经学):政治伦理的符号
- 核心解释:“天圆地方”绑定“君为天、臣为地”的等级秩序,“圆”为阳(君权),“方”为阴(臣道)。
- 文献:《白虎通义·爵》(东汉官方经学)“天圆地方,法日月之形。天子法天,诸侯法地”,将官僚体系(三公法天、九卿法地)附会“圆方”。
- 应用场景:朝仪制度(如宫殿布局“前圆后方”,象征“君从天则,臣随地法”)、礼仪祭祀(圜丘祭天、方丘祭地制度化)。
- 衍生器物:汉代铜镜(外圆内方,铭文“天圆地方,日月光明”,象征皇权普照)。
- 认同群体:董仲舒、班固等今文经学家,汉室皇族。
2. 道家(黄老思想):治国与养生的融合
- 核心解释:延续先秦“道器说”,但融入“天人感应”,“天圆”为“道生万物”,“地方”为“德养万物”。
- 文献:《淮南子·天文训》“天圆地方,道在中央……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以“圆方”释天地运行与地理特征。
- 应用场景:汉初“无为而治”(效法“天圆之自然,地方之稳定”)、养生术(呼吸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